
標題

標題
內容
“新時代:文學批評何為”研討會暨“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首發式舉行
更新時間:2018-01-16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菁
1月14日,“新時代:文學批評何為”研討會暨“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首發式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探討文學批評的現狀與發展,積極引導批評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推動新時代文學創作與評論的健康發展。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出席會議并致辭。《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作家出版社總編輯黃賓堂、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陽,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位評論家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徐忠志主持。
吳義勤在致辭中表示,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背景下召開此次研討會,體現了中國作協對文學評論工作的重視。新時代文學大有作為、大有可為,文學批評也應該肩負起更神圣的職責和使命,希望通過對“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的研討,能夠拓展思路,思考新時代文學批評面臨的各種議題,回應新時代對文學批評的期待和呼喚。
吳義勤談到,“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是中國作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作協改進文藝批評工作的具體舉措。習總書記對文藝批評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為此,我們希望通過這套書的編輯出版對文學批評界的力量重新進行一次梳理和解釋,把文學批評界敢于批評、勇于批評、敢講真話、敢于亮劍的傳統和力量組織起來,展示出來,讓全社會對文學批評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更全面的認識,對文學批評生態建設有所助益。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真正敢于批評、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文藝創作才能越來越好,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要做“剜爛蘋果”的工作,爛的剜掉,好的留下。
“剜爛蘋果·銳批評”文叢由作家出版社于2017年11月推出,首批推出李建軍、洪治綱、陳沖、劉川鄂、楊光祖、牛學智、石華鵬、李美皆、何英、唐小林十位在文壇有影響有代表性的批評家。黃賓堂介紹說,這套叢書囊括了“30后”到“70后”的“老、中、青”批評家隊伍,編選宗旨是對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作品進行嚴肅的、善意的、建設性的批評,同時倡導批評界恪守實事求是、講真話、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表明立場和批評的精神。他們希望通過編輯這套叢書,營造健康的批評生態和良好氛圍,促進文學的繁榮發展,讓批評和創作這兩個相互依存的“輪子”,更好地相互發揮作用。
研討會上,與會評論家對中國作協組織這套文叢出版的旨向和價值給予贊賞。大家談到,批評家應該是文藝創作的推動者、“制造良藥”的人,評論家通過自己的思想將作家作品進行篩選、甄別,以此弘揚正氣。批評不應止步于講真話,還要講道理,這需要批評者良好的文學感受力和判斷力,以及對批評對象有足夠的善意和對批評審美差異性的尊重,只有這樣,“剜爛蘋果”的真功夫才成為可能。這套叢書出版代表著中國文壇依然有一批有膽識、有能力、有進取精神的批評家,在文學批評領域中開疆擴土,貢獻力量。
李國平、任芙康、陳歆耕、張燕玲、韓春燕、王雙龍、李云雷、劉艷、王國平、魯太光、岳雯、王秀濤、劉川鄂、牛學智、楊光祖、何英、石華鵬、唐小林、李美皆、漢睿等參加研討。(攝影/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