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報刊中心 > 新世紀文壇報

作家介紹:王威廉

更新時間:2018-01-03 來源:廣東文壇

王威廉:小說是用處境理解人性的藝術,藝術家必須具備強烈的人的存在意識,從個體生命的內部出發去理解世界,才能用語言建構起一個豐沛的想象空間。

作家介紹:王威廉,1982年生,祖籍陜西西安,2000年起先后就讀于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方向博士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收獲》《十月》《作家》《花城》《作品》《廣州文藝》等刊發表大量作品,作品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長江文藝·好小說》等刊轉載;并入選《華語新實力作家作品十年選》、《中國先鋒小說選》、《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等重要選本,以及2007年至今的多種小說、散文年度選本。

著有長篇小說《獲救者》;小說集《內臉》《非法入住》《聽鹽生長的聲音》《北京一夜》(臺灣出版)《生活課》等多部。

曾獲首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文學獎中篇小說首獎(2013)、首屆《文學港》“儲吉旺文學大獎”(2013)、第二屆廣東省散文獎(2013)、第二屆《廣州文藝》都市小說雙年獎(2014)、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2014、2015)、第十一屆十月文學獎(2015)、廣東省有為文學獎中篇小說獎(2016)、《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2016)等,并入選廣東省青年文化英才。現任職于廣東省作家協會,兼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創意寫作專業導師。

風格創造作家,寫作糾正人生

?任瑜? ?王威廉

任瑜:我想先談談“風格”問題。像你這樣自覺而不是自發的寫作者一定會有相應的敘事意識,而“風格”似乎是敘事意識在文本中的體現和結果之一。處于你目前所達到的創作階段及水準,你會刻意追求自己的風格嗎?或者說,你在具體的寫作時會明確地有意識地去“造就”一種特點嗎?

王威廉:我個人覺得,作家是無法創造一種風格的。恰恰相反,是一種風格在創造一個作家。換句話說,也許一個作家的風格是他無從選擇的藝術命運。因此,對我來說,風格也許是我所要逃避的東西。一個作家越能逃避自己的風格,也許他越能走得遠。

任瑜:逃避?是的,有時候,對自我特色和敘事特點的強化,一旦不能形成真正的與內容相得益彰的風格,就會變成文本的弱點和缺點。具體到個人,不同的寫作者也會有不同側重的美學追求,你個人喜歡什么樣的美學品質?你最希望自己在作品中實踐并達到什么樣的美學品質呢?

王威廉:我喜歡對這個世界作出獨特描述和犀利判斷的作品。我并沒有特別的偏好,我并不覺得與自己寫的這種類型貼近的小說,就是好的小說,與自己離得遠的小說,就是不好的。只要是能創造出一個獨立、有力的藝術世界,我覺得就抵達了我心中的那種美學品質。

小說的世界,自然是語言的世界。在福柯那里,人是要在語言中體驗自身的局限性,也就是說,要體驗自身的無家可歸感,這樣才能把語言作為存在的家園。在我心底深處,這應當是一名作家的高度審美追求。

任瑜:再往大里說,在所有的文學品質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不止于美學范疇。

王威廉:我更看重的是基于世界和生活的藝術創造。我們總有一個幻象,似乎我們生活在一個給定的世界里邊,就像是歷史教科書里邊的條條框框,或是電腦游戲里邊的各種規則設定,但其實這些玩意是沒有的,是人為概念塑造的。通過文學和寫作我們能夠對生活和世界有獨特的發現,這種發現其實便是一種創造。

任瑜:我很想知道你對自己“八零后作家”這一命名和歸類有什么感受。

王威廉:之所以用年齡來作為文學批評的話語,證明那些固有的批評概念,在面對這一代人的時候,已經失效了。這樣的命名,怎么看都是無奈之舉,再過些年頭,沒有人再問這個問題了。因為我的年齡,我被命名為“80后作家”,我還是深感慶幸的,因為我一些朋友生在79年、89年,都會被這樣的劃分所困擾。當然,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我還是力求從這個概念當中,發掘出有別于另外代際的文學精神特質。這個概念是暫時性的,一個“80后”的作家,一定要盡快擺脫這個概念當中隱藏的青春稚嫩。這個概念是永久性的,“80后”的作家們正在用自己的作品去豐富這個概念的內涵。

任瑜:現在“八零后”作家已在文壇已經“廣”露頭角,屢屢獲獎。但是,像你、蔡東、文珍,還有顏歌等比較引人矚目的青年寫作者,都不是人們既定印象中的“八零后”作家。你作為其中一份子,對“八零后”這一代寫作者的整體觀感和認識是什么樣的?

王威廉:我覺得這一代的寫作者,一登場就是令人驚艷的了。毫不夸張,但是這種驚艷,除了韓寒和郭敬明,社會效果似乎不大。這是因為前輩作家寫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奪目的光輝還在照耀四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學的熱潮在逐漸冷卻,圍觀者正在逐漸走散。

任瑜:再往宏大里說,你對當下文學創作的狀況是怎樣認知的?我作為一個讀者,經常看到或聽到有人批評當下的文學寫作太浮躁、缺少厚重之作、大師不再,諸如此類的貶低和指責,但是作為一個文學評論者,我看到的卻是堪稱“繁榮”的創作景象,也時常遇到讓人驚喜的作品,在不少的寫作者身上看到了不俗的天賦和潛力,所以我對我們的文學創作發展是比較樂觀的。你是什么看法?

王威廉:在一次會議上,我聽作家李洱提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說法,他說“現代文學”沒有偉大的作品卻有偉大的作家,而“當代文學”有偉大的作品卻沒有偉大的作家。他的解釋是,因為現代作家有力地參與了現代漢語的形成與建構。我認為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正是那些以魯迅為代表的現代文學大師們,建立了我們現代漢語的方式,我們都覺得他們的偉大。但是,當代文學和社會生活之間的距離在變遠,尤其是各種社會科學,在中國發展得特別快,變得很成熟了,這些社會科學對社會問題的發言,更直接,也更有效。這也導致了文學對于社會問題的隔膜,文學的社會學功能在萎縮。不過,這是文學的外部原因,單從藝術的角度來說,當代的確是有了很多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我們今天的寫作是完全置身于一個世界文學的視野當中的。對于寫作的藝術,這是最好的時代。

任瑜:現在我們的一些名校如復旦和北大、人大,像美國的高校如愛荷華大學,開設了創意寫作或文學創作的高學歷的專業課程,你覺得這是有必要有價值的嗎?我們高校的寫作專業會不會培養出自己的麥克尤恩和弗蘭納里·奧康納?

王威廉:我沒去聽過創意寫作課,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應該是有效果的,但我對此并不樂觀,即便我偶爾還會去高校講講創意寫作,我依然覺得創意是最難教授的。其實,沒有創意的寫作,還叫寫作嗎?我覺得,大學寫作課的目標,也許還在于培養市場化的寫作人才,而不是我們所指的那種作家。

高學歷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學術化的訓練,這和小說的思維方式是比較沖突的。我們知道,學術和思想也是兩個非常不同的層面,曾經的20世紀80年代,人文學科非常強調思想,后來也變得開始強調學術性,強調學術規范,那套繁縟的東西,對寫作是特別不利的。

當然,話說回來,這還是存在著一個如何打通任督二脈的問題。如果說一個人能將學術、思想、寫作這三者在精神深層貫通起來,那么,無論思想還是學術,都會對你的寫作產生很大的助推力。像《哈扎爾辭典》那樣的小說,無疑就貫通了這三點。

任瑜:那你在寫作上的“雄心”是什么呢?不必謙虛,我認為成為自己的卡夫卡、博爾赫斯或卡爾維諾,是一個作家應該具有的理想。

王威廉:我一開始覺得只要寫出的作品能順利發表就不錯了,這個理想很卑微,卻很實際。因為我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并不容易被接納。我很喜歡卡夫卡、博爾赫斯或卡爾維諾,但我并不迷戀他們,他們的許多作品我至今無法進入,我也從不強迫自己進入。

我的文學理想還是想通過寫作,修復自我與歷史的關系,并理解這個科技發達的日常世界。每個作家都在努力建構自己的文學世界,我希望我的文學世界,一定不能是那種高高掛起、供人賞玩的工藝品。我寧愿我的文學世界有著黑陶一樣粗糙的質地,卻能成為承載起我今生靈魂存在的一個容器。

?*任瑜,文學博士,評論家

小說創作年表

1.中篇小說《非法入住》,載《大家》2007年第1期,入選《北大年選:2007中國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華語新實力作家作品十年選》(時代文藝出版社,2010)。

2.中篇小說《合法生活》,載《大家》2008年第5期。

3中篇小說《無法無天》,載《大家》2009年第3期。

4.短篇小說《夢中的央金》,載《文學界》2010年第1期。

5.短篇小說《誰是安列夫》,載《文學與人生》2010年第1期。

6.短篇小說《鐵皮小屋》,載《西湖》2010年第1期,新銳專題。

7.短篇小說《辭職》,載《西湖》2010年第1期,新銳專題。

8.中篇小說《內臉》,載《花城》2010年第3期。

9.短篇小說《全世界受苦的人》,載《文學與人生》2010年第7期。

10.中篇小說《來我童年旅行的舅舅》,載《西湖》2010年11期。

11.短篇小說《我的世界連通器》,載《大家》2011年第1期,《文學界》2011年第3期。

12.中篇小說《沒有指紋的人》,載《山花》2011年第6期(A)。

13.短篇小說《倒立生活》,載《青年文學》,載2011年第9期。

14.短篇小說《秀琴》,載《作家》2011年11期。《小說月報》2012年第1期轉載。《中篇小說選刊》2012年第1期轉載。

15.中篇小說《第二人》,載《花城》2012年第1期。《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12年第3期轉載。入選《2012年中國中篇小說年選》(謝有順主編)、《2012年中國中篇小說年度佳作》(賀紹俊主編)。

16.短篇小說《老虎!老虎!》,載《作品》2012年第8期。當選“中國文學現場”2012年11月“月度作家”。

17.短篇小說《看著我》,載民刊《民治*新城市文學》2012年夏季號,《長江文藝》2013年第1期。

18.短篇小說《膠囊旅館》,載《山花》2013年第1期。

19.中篇小說《水女人》,載《創作與評論》2013年第3期(上),“80后文學大展”專輯。

20.中篇小說《魂器》,載《文學港》2013年第11期。《中篇小說選刊》2014年第1期轉載。

21.中篇小說《安靜的天使》,載《長城》2013年第6期。《長江文藝·好小說》2014年第1期轉載。

22.短篇小說《聽鹽生長的聲音》,載《文學界》2013年第12期,封面專輯。

23.短篇小說《父親的報復》,載《小說界》2014年第1期。

24.短篇小說《佩索阿的愛情》,載《作家》2014年第7期。《中華文學選刊》2014年第9期選載。入選吳義勤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2014年短篇小說卷)》、林建法主編《2014年中國最佳短篇小說》。

25.短篇小說《書魚》,載《收獲》2014年第5期。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編的《2014短篇小說-21世紀年度小說選》。

26.中篇小說《北京一夜》,載《十月》2014年第6期。《小說月報》2015年春“新聲特輯”轉載。

27.短篇小說《當我看不到你目光的時候》,載《十月》2014年第6期。《長江文藝·好小說》2015年第1期轉載。

28.短篇小說《絆腳石》,載《中國作家》2015年第1期。《小說月報》2015年第3期轉載。入選吳義勤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

29.短篇小說《我的翂,我的小笨鳥》,載《作家》2015年第7期。

30.短篇小說《無據之夜》,載《天涯》2016年第6期;《小說月報》2016年12期轉載。

31.短篇小說《鯊在黑暗中》,載《花城》2016年第6期。《小說選刊》2017年第2期轉載。

32.中篇小說《歸息》,載《十月》2016年第6期,收入《2016年中國中篇小說年選》,謝有順主編,花城出版社。

33短篇小說《西去樓蘭》,《香港作家》2017年3月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 日本aa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182tv | 99re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18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欧美性猛| 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爽爽 | 欧美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瑟瑟| 欧美日韩亚洲人人夜夜澡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黄色大片在线看 | 黄色伊人| 无遮挡中文毛片免费观看 |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免费观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出 |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 | 成年视频xxxxx在线网站 |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日日碰夜夜做 | 综合99 | 日本69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 亚洲a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中文 | 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视乱 | 黄色免费在线 |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男人天堂2021| 好吊色几万部永久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福利视频 | 欧美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日韩一级片免费 |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 火车上的激情 | 狼人久久尹人香蕉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