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陳再見與讀者分享新書《青面魚》
更新時間:2017-12-20 來源:深圳商報 劉娥
陳再見新書《青面魚》創作分享會近日在飛地書局舉行。會上,深圳青年作家陳再見攜新書與新銳小說家、評論家宮敏捷進行了對談。
《青面魚》是陳再見的首部中篇小說集,收錄了《蛇類》《母輩》《殊途》《棄兒》《魚生》《天橋》等六篇小說,講述了一群小人物的生存境況: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不幸,在不幸中掙扎,尋找最終歸宿。
關于此書的出版,陳再見在分享會上表示,早期作品更多是本能寫作,個人性居多,而《青面魚》則是理性寫作的開始。至于寫作的初衷,陳再見表示謀生和理想并存。“十年前,我對我的生活現狀很不滿,不想在工廠里過一輩子。而除了寫作,我一無所長。”他坦言,文學理想很早就在心中,遇到生活的關鍵岔口,希望用曾經宏大的理想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打工文學給了他最初的收獲和鼓勵。
值得一提的是,陳再見的作品脫胎于他真實的故鄉,并被認為用“湖村”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家鄉,重建了一個文學的故鄉。陳再見坦言,湖村是他文學的源頭。除了湖村系列小說,包括他的打工小說、城市題材小說,以及現在的縣城人系列,都有若隱若現的“湖村”背景。
宮敏捷在分享會上評論,除了“湖村”,陳再見的文學版圖又多了個“北斜村”,比如《青面魚》中的《母輩》《殊途》。它的存在更多為了襯托“湖村”,無形中也構造出一個文學地理:湖村、北斜村、扇背鎮、東海城、潞城、深圳……完整的自下而上的地理版圖都在陳再見的小說呈現。對此,陳再見表示,真實的北斜村就是他母親的村莊。“我當時的寫作目的很單純,就想寫寫我母親那一代人的故事。”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