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33名作家出席北部灣城市作家湛江筆會
更新時間:2017-11-29
經湛江市文聯批準,湛江市九屆作協于本月20日至26日在湛江舉辦北部灣城市作家筆會,邀請省內外知名作家前來湛江采風創作。多天的采風,作家們歡聚一堂,笑語聲聲,他們彼此分享收獲喜悅,暢談各自寫作心得和感受。大家還相約不久將來再次相聚。
省作協的支持與重視
北部灣城市作家湛江筆會由湛江市九屆作協主辦,邀請省內外知名作家前來湛江采風創作。湛江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余偉民,副主席黃彩玲出席筆會的開幕式。省作協對此次筆會非常重視 。受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的委托,省作協組聯部副主任陳宇專程到湛江出席本次筆會,代表省作協對筆會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陳宇說,湛江人杰地靈,素有深厚的文學傳統。今年7月市作協換屆以來,湛江市九屆作協新班子銳意進取,大膽開拓,湛江文學呈現新氣象,文學氛圍日趨活躍。特別是在湛江加快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新征程的歷史節點上,湛江市作協新班子在市文聯的大力支持下,寬視野高站位,精心策劃此次筆會。33位北部灣城市群的知名作家齊聚一堂,碰撞思想,感受湛江的火熱和朝氣。相信此次筆會將對促進北部灣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和文學繁榮興盛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將進一步推動湛江文學勇立潮頭,再創輝煌!陳宇期盼湛江市作協新班子在市文聯的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市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加強現實題材創作,提升文學原創力,推動文學創新,倡導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三俗”,同時加強文學隊伍建設,培育高水平創作人才。希望作家們在湛江靈感泉涌,妙筆生花。
湛江市作家協會主席陳通表示,本次活動為北部灣城市的作家們創造了交流、學習的條件。希望作家們多看湛江、多了解湛江。此次筆會創作的文學作品將由市作協結集出版。
作家游湛江寫湛江
在接下的幾天里,作家們將深入到雷州半島各處城鄉,感受湛江這座魅力城市翻天覆地的變化。筆會開幕式結束后,作家們分別到赤坎金沙灣、海灣大橋、湛江奧體中心等地參觀體驗湛江市區近幾年的巨大變化。省作協會員、茂名散文詩學會會長官演武走在赤坎金沙灣沙灘上,迎著習習海風,對眼前的美景大為贊嘆。他表示,這次來湛江,切身感受到湛江的魅力和美麗,這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通過這次筆會采風,相信各位作家們一定能寫出體現湛江人民不斷進取、追求夢想的好作品。莫曉鳴是雷州人,現居海口,是海南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主任、海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他表示,這次回到家鄉湛江參加筆會,感覺家鄉人民很親切,城市干凈整潔、樹木翠綠、空氣清新怡人。他說:“湛江這幾年發展很快。希望家鄉未來發展更好,也希望作家們創作更多湛江題材的作品。”廣西欽州市文聯組聯部主任、欽州市作協副秘書長黃立新第二次來湛江,但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她表示,湛江的城市格局很大,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這次來到湛江出席筆會,將會與湛江以及北部灣城市的作家作更深一層的交流,共同推動北部灣文學事業繁榮。
筆會期間,作家們到湛江港、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雷祖祠、貴生書院等處參觀學習采風,游覽了特呈島、湖光巖、奧體中心、南極村等風景名勝,收獲良多。他們表示,湛江的發展勢頭強勁,城市變化日新月異,從城市到鄉村,從工業到農業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無不生機勃勃。有的作家當天就寫出了文章,許多人表示在半個月內寫出作品。
作家點贊湛江重點工程
據了解,本次筆會的宗旨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宣傳國務院批復的《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以及湛江市“加快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 三年初見成效”和聚力推進“三大抓手”、實施“五大產業發展計劃”的戰略部署,加強北部灣城市群的橫向文化交流,從更高更廣的視角反映湛江建設的新亮點新成就。
參加北部灣城市作家湛江筆會的作家們乘坐大巴駛進工業主戰場東海島,分別參觀了中科煉化建設工地和寶鋼廠房,實地走訪和認真聽取介紹后,他們紛紛為湛江開創大工業時代的大手筆兩大重點企業而倍感自豪。
在中科煉化項目建設工地上,中科煉化黨委宣傳部主管李海向作家們介紹了中科煉化項目的具體情況。該項目是集智能化、信息化和工業化于一體的煉化項目。項目一期預計2019年底建成,將可生產80萬噸乙烯、1000萬噸煉油以及拉動下游幾千億的產業。
走進寶鋼熱軋廠和二號高爐車間,隨著轟隆隆的作業聲撲面而來。作家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下眼前壯觀的景象,大家不吝贊美之詞,盛贊這座屹立在眼前的世界一流的綠色鋼城。
中國作協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海南省詩歌協會副主席、海口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樂冰來到了中科煉化建設工地,他仔細聆聽了主辦方的介紹并一一記錄下來,對這個大型企業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說,“這個項目相當環保,既能帶動湛江的經濟,又能保護湛江的碧海藍天,值得海南學習。”
陳旭霞是欽州日報副刊主編,身為媒體人,走過的地方不少,參觀的企業也不少。但當她走進中科煉化建設工地和寶鋼廠房,給她第一個感受就是:震撼!她對記者說,“湛江很有福氣,有如此既大型又環保的項目。”(文:陳凱杰,圖:歐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