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汕尾、中山兩地作家作品研討會和作家異地采風活動在汕尾舉行
更新時間:2017-09-19
16日至17日,汕尾市作家協會和中山市作家協會聯合在汕尾舉行兩地作家作品研討會,開展作家異地采風活動。
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兩市作家分別來到市城區、海豐縣紅宮紅場、陸豐碣石玄武山和華僑管理區等地,采訪了解海陸豐地區的風土人情、革命歷史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遷,“喜看汕尾新變化”,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搜集文學創作素材,開展文學藝術創作活動。
中山市作家協會主席 《中山日報》原總編輯 鄭萬里:這一次活動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中山市作協也非常重視,我們這一次來的會員,大部分是省作協會員這個級別以上的,都有一些成果 到了汕尾之后,看到了汕尾作家的精神風貌,其實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兩地作家互相交流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一是可以促進雙方的文學創作,第二可以交流寫作的體會,第三個就是促進讀書。
曾經在汕尾日報工作過的江西籍記者,現任中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任《中山商報》總編輯的秦志懷,多年之后再次踏上汕尾這塊土地時,更是深有感觸。
中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中山商報》原總編輯 秦志懷:我感到有一個字,就是一個“變”字 我看到了一些變的東西,也看到了一些沒有變的東西。因為沒有變的是什么呢,我覺得汕尾的海所帶給我們的清新空氣,這種美好的感覺,這種性格都還在,特別是汕尾人民這種海量的襟懷,這種氣質、這種豪爽、這種質樸,這樣的東西依然如故,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但是在這個一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變的東西,就是變化,尤其是我到了汕尾的第一天,我們傍晚時分登上了鳳山媽祖廟那個高臺,在這個高臺上鳥瞰汕尾市全景,我就發現變化太大了,變化太多了,我作為一個老汕尾人,都覺得認不出來了,很多地方都已經變化,超過我的想象,這種變化不僅僅在廣東,我覺得在全國都是一個值得贊嘆,值得大書特書的,造福于民的一個偉大工程。
中山市的作家們紛紛表示,將把汕尾之行的所見所聞,用文學作品描繪出來,進一步加強汕尾、中山兩地的文化藝術交流,推動兩地文學藝術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