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蒙粵兩地作協召開“結對子”工作座談會
更新時間:2017-09-12 來源:廣東作家網
9月11日,廣東省作家協會組織的“廣東作家代表團”抵達呼和浩特,與內蒙古作家協會聯合召開“結對子”工作座談會。廣東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省作協主席蔣述卓和內蒙古文聯黨組書記張宇、主席特?官布扎布出席座談會并致辭。內蒙古作協主席滿全主持座談會。
張宇代表內蒙古文聯、作協對廣東作家代表團表示熱烈歡迎。他簡要介紹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近年來文學事業發展的重要進展。他指出,內蒙古作家扎根草原沃土,以獨具個性的創造,書寫草原記憶、民族記憶和時代記憶,展現了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草原文化精神,取得了豐碩的創作成果。他還介紹了內蒙古文聯、作協的黨建工作情況,特別是在黨建工作方式、活動載體的創新做法和經驗。他希望以廣東作家代表團此次文化交流為契機,推動兩地“結對子”工作走向新階段。
張知干在致辭中對內蒙古作協一直以來對廣東文學事業發展給予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廣東作協組織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作家代表團,主要是認真學習內蒙古作協近年來全面促進文學事業發展工作的各種有效措施,對標先進,虛心學習,積極作為,努力推動廣東文學事業發展走在前列,將廣東建設成為與其經濟社會發展地位相符的文學強省。他表示,自2010年兩地開展“結對子”工作以來,在兩地作協的共同努力下,結對工作順利開展、積極推進,成效顯著。今后雙方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下,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助推結對工作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發展。他提議,雙方要緊緊圍繞合力打造“嶺南文學”和“草原文學”兩塊金字招牌,充分利用雙方文化資源和社會資源的互補性,發揮協同作用,擴大社會影響。一方面,雙方要發揚良性互動傳統,繼續鞏固原有合作成果。另一方面,要探索完善交流合作機制,創新結對形式和載體:一是要積極爭取中國作協和雙方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爭取結對活動上升到更高層面給予政策支持;二是要進一步拓展合作范圍,雙方圍繞文學事業共同發展目標,在文學工作的所有范疇和各個環節都可敞開門戶、開展交流合作;三是要積極發揮各自優勢,特別是要發揮廣東和內蒙古作為一南一北、沿海文化和內陸文化、改革開放的前沿地與漫長的北方邊境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門口等的地緣優勢,努力挖掘合作潛力。他希望內蒙古、廣東兩地作協文學交流合作走上常態化,攜手并進,續寫 “結對子”工作的新篇章,開啟蒙粵兩地文學事業共同發展的新的黃金時代。
蔣述卓講話指出,內蒙古文學70年來成就非凡,廣東作家為此深感驕傲。這次來訪,正是為了學習內蒙古作家書寫“草原文學”的經驗,同時親身體驗當地豐富文化底蘊,吸取深厚歷史文化資源,從而促進自己文學創作。他邀請內蒙古作家更多地前往廣東,深刻了解并濃墨重彩地書寫改革開放的新風貌、新成就。
特?官布扎布講話指出,張知干書記和蔣述卓主席率團來訪,充分體現了廣東作協對“結對子”工作的高度重視。他以蒙古族人民“結安答”比喻兩地作協“結對子”積累的深情厚誼,指出近年來雙方交流合作不斷取得進展,獲得了中國作協的高度評價。他表示,內蒙古作協將會認真研究廣東作協提出的倡議,進一步落實各項工作具體措施。
座談會上,蔣述卓與特?官布扎布代表兩地作協簽署了合作翻譯出版《廣東當代優秀作品集(蒙文版)叢書》的《合作意向書》。內蒙古作協向廣東作協贈送了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圖書《草原文學精品選編》叢書,廣東作協回贈了《廣東當代文學精品叢書》。兩地作家也互贈了自己文學作品。
出席座談會的廣東作家代表團成員有王十月、阿菩、周西籬、鄭毅、魏微、徐春蓮、歐陽露、世賓、黃金明、劉迪生、趙婧、榮笑雨、鐘道宇、唐小桃、柳冬嫵、王哲珠、舊海棠、了了一生、李寫意等。內蒙古作家代表有錫林巴特爾、斯日古楞、慶勝、張凱、敕勒川、賈翠霞、海風、趙富榮、諾敏岱、蘇布道等。(文字:梁健輝,攝影:歐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