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成年”的網絡文學,如何在成熟中保持活力?
更新時間:2017-08-17 來源:中國作家網 周茉
對談現場
如果1998年痞子蔡出版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標志著網絡文學的誕生,時至今日將近二十個年頭里,網絡文學已經從最初單槍匹馬的自由創作轉型成為了蓬勃發展的文化產業,從文學到電影、動畫、音樂、游戲等各種相關周邊文化產品的開發,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尤其是大量資本高度介入之后,網絡文學的發展更是“產品”意義超越“文本”意義。對網絡文學發展的探討,不能像傳統文學那樣以作家與評論家為主,更包含了讀者群體市場、文化產業管理等多種角度綜合考量。8月11日,在“網絡文學+大會”上,掌閱聯合創始人王良、掌閱文化副總經理謝思鵬、網絡文學作家月關圍繞網絡文學新趨勢、歷史IP前景等話題進行了深度對話。
從PC端到移動端,是一個重要轉型期
由于產業體系的形成,網絡文學告別了早期的野蠻生長,自覺向行業需求靠攏,創作內容越發精良、有序。謝思鵬認為,影視、游戲改編的不斷增加,對網絡文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在創作時會更加有目的性、針對性,會考慮到適應市場開發的綜合因素,對網絡文學的內容客觀上起到了監督與保障的作用。他還談到,當今電子閱讀方式逐漸從PC端轉向移動端,這是一個重要的轉型期。PC端時代讀者與作者之間形成的良性互動能夠挖掘優秀網絡文學的價值,當下移動端閱讀更加便捷,使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向與創作質量都發生了一定變化。但無論在何時,潛下心來寫好作品,寫被讀者認可的故事,都是網絡文學作家應秉持的信念。
月關認為,網絡文學的初生黃金期已經過去,發展到今天只是剛剛“成人”,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作為一名內容創作者,他深刻感受到文化產業在和網絡文學接觸時,都在向對方靠攏。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大量有網感、接地氣的網絡文學作品,但是它的質感和深度又有傳統文化的味道。由于資本的作用,影視、游戲等開發方的需求會讓網絡文學更加成熟,向主流價值觀靠攏。但另一方面,移動端平臺的流行將吸引大量年輕讀者,會產生二次元等更加潮流的文章風格,因而整個網絡文學實際會向兩極化方向發展。
運營人王良指出,網絡文學發展趨勢已從原來的文化產業跟隨者變為整個行業的推動者,整體大方向是飛速前進的。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也面臨著不可回避的問題,網絡文學的內容同質化和盜版頻發是目前的行業濫觴,并且日益嚴重。如何增強品質的維護與版權的監管,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歷史題材作品尤其受寵,潛力仍舊可挖
滄海拾貝,大浪淘沙。在數量繁多的優質網絡文學作品中,歷史類系列作品格外受關注。月關的歷史題材作品《回到明朝當王爺》《步步生蓮》等深受讀者喜愛。他說,網絡文學最大特點是即時性和互動性。在網頁按下提交作品的那一刻,讀者就能即時閱讀并作出反饋。多年來他一直注重讀者的評論,第一本小說完結時已獲連續月度總榜冠軍,月關轉而開始其他文學題材的創作,然而并沒有獲得可媲美歷史類作品的熱度。一位讀者給他留言說,每人專長不同,既然讀者認可并喜愛你的歷史小說,為什么要嘗試別的類型呢?這使他堅定了衷心于歷史領域的創作道路。資本市場的運營規需要網絡作家對自身的寫作方向有明確定位,并非“大神級”作者的作品都會受到市場青睞。月關坦言,他也曾自薦進行都市題材的創作,但對方表示還是要拿受到讀者認可的作品說話。
很多人認為網絡文學誰都可以寫,并且很容易寫。月關表示,網絡文學的確是無門檻的創作平臺,人人都可以執筆寫作,但真正好的作品要經過萬千讀者的考驗。網文寫作不像傳統文學有嚴格的劃分與限制,但好作品仍然需要作者的閱讀積淀與文學素養。網絡文學作品,尤其歷史題材,場面大多宏大,架構飽滿,因而更需要嚴密的邏輯和鮮明的人物刻畫,寫作之路并非輕易而得。很多網文作家在最初只是想記錄下突發的靈感,每增加一個人閱讀他們的故事,就是多一分的鼓勵與成就感。
王良說,中國具有幾千年歷史積淀,這是很厚重的文化底蘊,是真正傳統的、血液里的基因。有很多極具潛力的作家在從事歷史題材創作,作品在當下網絡文學大環境中也具有故事性強、延展性好的特點,值得深耕細作,符合行業發展趨勢。近兩年影視作品中歷史題材占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也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最頂端的東西就是故事,我們掌握了源頭”
網絡文學的發展使“IP”這一名詞迅速流行。IP改編自2015年起持續火熱。對網絡文學而言,到底何為IP?月關指出,官方定義是指知識產權,業界給其的附加定義是擁有大量粉絲的網文作品。 “我認為所謂IP,指的是經過市場認證的、證明其內容廣受歡迎的作品,而不只是依靠粉絲量獲得價值。”內容可靠是前提,如何將內容打造好才是IP重點。
經過前幾年的熱潮,行業整體對IP已經相當冷靜了,不再一味追求泡沫和熱點,更加關注作品故事性和內容本身,市場也在向更健康的趨勢發展。王良表示,原來提到任何IP,大家第一反應是全產業開發,影游聯動。未來的IP會更理性,更加符合市場規律,不是任何作品都包裝成全產業鏈。針對不同內容進行分期的持續規劃開發,而不是一次性把IP消耗掉。
謝思鵬談到,品質與頭部是兩個關鍵詞。未來的IP市場將越發傾向內容質量。2015年IP概念剛剛興起時,很多作品依靠曝光量獲得大量粉絲,但其實作品本身并沒有多大價值。另一方面,“頭部效應”會日益明顯。無論影視、游戲或其他衍生品,每年能夠真正被大眾廣泛熟知的屈指可數,市場將以優秀的網文作品和作者為首要選擇目標。談及影視和游戲改編對于網絡文學行業的影響,謝思鵬認為積極的作用更突出。作品能夠出版繼而做衍生品開發,必然要符合市場要求和讀者需求,會使創作者更加注重作品質量。
網絡文學在國內已經成為了特色文化產業,不斷被翻譯成外文,向海外輸出。對此,王良非常自信地表示,網絡文學成為國家級產業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他說,這是從業者必須要做的事情,去奮力開拓一片疆土。未來除了文字以外,他們會打造更多跨文化背景的產品形態,但無論游戲,影視或者動漫,網絡文學本身是所有這一切的核心。正如作者月關所說:“最頂端的東西就是故事,我們掌握了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