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在長篇小說《華衣錦夢》研討會上的講話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
更新時間:2017-06-22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作家、評論家、朋友們:
今天,長篇小說《華衣錦夢》新書發布會暨作品研討會在這里舉行,我謹代表廣東省作家協會對出席會議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評論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廣東省作家協會一直十分重視對本土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的扶持和培養。近些年來,廣東作協連續多次舉辦廣東省青年作家作品的研討會,旨在傳承嶺南文學優秀傳統,宣傳推廣優秀青年作家文學作品,借助文學名家、著名評論家之手,扶持青年作家成長、成熟,努力打造具有時代精神,富有創造性和具備優秀文學品格的青年作家群體,促進廣東文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廣東青年作家群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影響力,他們的作品也大多彰顯著廣東人的精氣神。
因此,當我看到青年作家盧欣的長篇小說《華衣錦夢》時,感到非常欣喜,廣東的青年作家隊伍又出現了一位優秀的成員,尤為難得的是,她沒有被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浮躁心態所裹挾,而是沉下心來,把目光投向了嶺南這方熱土的歷史深處。我們知道,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嶺南文化藝術的一顆明珠。作者長達十數年研究廣府文化,終于在小說《華衣錦夢》尋找到了一個獨特卻又踏實的角度:那就是制作粵劇戲服的手藝人的命運浮沉。小說是精神的匯聚,卻需要可信的物質基礎,數百年的粵劇名伶我們無法得見,但是華美的粵劇戲服確實傳承有序,我們今天依然可以直觀欣賞和感受。從這踏實的華彩意象出發,小說的故事如同一枚種子開始生根發芽,并開枝散葉,陳家四代人成為嶺南文學的典型人物,他們的命運也反映出嶺南歷史的變遷。戲服手藝人所置身的民間世界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嶺南傳統的氣息與氛圍也濃郁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豐富、復雜與多樣。
小說《華衣錦夢》寫的是歷史,但本質上反映的是昂揚的時代精神,特別是作家著意抒寫的工匠精神和對傳統的尊重與傳承,這種精神成為陳家四代人的生存與立足點,甚至是人生價值與意義的根本,其在故事情節上追求的都是真、善、美和愛。這是值得大力宣揚和提倡的,具有極強的社會現實意義。作者挖掘民間文化豐厚的資源,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力,通過把握生活的脈絡去復原歷史的現場。《華衣錦夢》中對藝術形象的塑造是個性鮮明的,體現了鮮明的嶺南特色、嶺南風格和嶺南氣派,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廣東青年作家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水平。
文學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心靈史。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所有對廣東發展奧秘的追問越來越集中到廣東地區的精神、思想和風氣,以及廣東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上來,這歸根結底是集中到了廣東文化上來。廣東文學作為廣東文化的重要藝術形式,便是要去思考、探索和回應這樣的大追問。像《華衣錦夢》這樣聚焦嶺南歷史的小說目前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思想和藝術的資源。《華衣錦夢》的創作便是給別的青年作家樹立了榜樣,要善于在文明、文化的傳承中吸取藝術創作主體和母體,就一定能鍛造出富有厚度、深度和個性的文學作品。
時在盛夏,陽在中天。青年作家是文學隊伍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活力的力量,他們也許不夠成熟,卻勇于進取;也許不夠完美,但敢于探索,其創作中常常閃爍著創新的光芒,是向著希望的方向。因此,希望各位在座的各位文學方家,在研討會上多提寶貴意見。文學研討會對于不斷成長的青年作家來說,其實是一個加油站,你們的意見就是青年作家成長的強大動力。
藝術道路風光無限,希望青年作家盧欣在《華衣錦夢》之后,繼續研究嶺南文化,書寫嶺南文學,勇攀文學高峰!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