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培訓研討班”在穗舉辦
更新時間:2017-06-12
本報訊 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廣東省作家協會承辦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培訓研討班”(第一期、第二期)先后于3月13日至17日、20日至24日在穗成功舉辦,駐粵中國作協會員及部分地市作協主席、行業分會、省作協專業委員會負責人等參加培訓。
培訓班安排了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白庚勝,何建明,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胡平,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省作協主席蔣述卓,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劉醒龍等六位領導、專家作專題授課。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在開班儀式上作學習動員,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楊克、范英妍等作授課主持、學習小結。每一期培訓班還分別組織了集中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分組討論和集中討論。?
白庚勝作了題為《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精神家園》的專題輔導報告。他分別從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源、文化自信責任的承擔等6個方面,全面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等一系列重要講話中所提到的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強調作家應該對民族文化傳統、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充滿自信,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他指出,中國作協高度重視廣東此次的培訓活動,廣東作協積極配合中國作協,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學自信,在促進中國文學事業繁榮進步方面積極作為,取得了顯著成績。他希望,廣東省作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使命,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勇于擔當,不斷增強作協工作的活力,努力筑就文學高峰。
何建明作題為《高舉旗幟,為民寫作》的授課,從中國作協和中國文壇的現狀出發,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自身的創作經歷和廣東文學發展的實際,對新時期廣東作協、廣東作家要做什么和怎么做這兩個現實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對廣東文學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文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文學是需要引領的。站在什么立場進行怎樣的文學創作,是當代作家首先應該解決的課題,也是文學的根本問題。服務人民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擔當,為人民寫作是作家的根本使命。對于人民的理解,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一個有良知的作家應該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真實正面地記錄社會發展過程中與人民息息相關的重大事件,自覺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正面聲音的傳播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文學工作者自身的價值。
胡平作題為《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的報告,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國新時期文學創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家要想讓自己的作品反映當今這個大時代大題材,首先要做一個思想家。要重視精神性寫作,弘揚文學信仰和正面精神價值。要深入生活,精益求精搞創作,從“高原”走向“高峰”。強調當代作家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要為時代鼓與呼,要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偉大作品,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要求。
鄭雁雄作題為《用習近平文藝思想引領廣東文學發展》輔導報告。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的系列重要講話中大量涉及文藝工作,其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中國文聯第十次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是代表性文獻。至今,已經形成一種立意高遠、論述系統、內容豐富、可操可行的文藝思想,學習、研究、宣傳、貫徹這一文藝思想,是當前文藝工作的一件大事。在報告中,鄭雁雄全面論述了習近平文藝思想的重要內涵與外延及其顯著特點,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文藝思想的重大指導意義,并對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文藝思想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他強調,必須著力用習近平文藝思想引領廣東文學發展,特別是要堅持思想引領,堅持文化自信,堅持人民立場,堅持創新創造,堅持開放發展,堅持統籌引導,擔負起推動廣東文學繁榮發展的歷史使命。
蔣述卓作《了解當前文學創作生態,提升筑就文學高峰信心》授課,他以豐富的作品實例為支撐,將城市文學、生態文學、網絡文學、青春文學、打工文學、非虛構文學、先鋒小說、海外華語文學等當代中國文學的八個主流創作趨勢向大家娓娓道來;同時也概括了國內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批評的標志性事件和三大批評流派的總體變化。
劉醒龍作《經典的第一現場》授課,他指出,要樹立創造經典的文化自信,經典是文化自信的產物。作家要能不斷地從卑微世俗中發掘生命意義的經典性,在鮮活豐滿的社會生活中,努力尋找文學真諦、創造經典文學的第一現場。經典無論怎樣映照和塑造偉大的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和中國英雄,它都來源于最基層的生活現場,是文學創作與火熱生活的天作之合。 ?
張知干在兩期培訓班的開班前都作了學習動員。他希望通過學習培訓,實現“三個引領”:一是政治引領,堅持黨對文學工作的領導這一文學工作的生命線,引導廣大作家增強“四個意識”,堅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文學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思想引領,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來指導文學工作,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前進方向;三是導向引領,引導廣大作家牢記職責使命,遵循文學規律,圍繞高舉旗幟、改革創新、激發文學創造活力、推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這一文學工作主線,不斷提高我省文學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大力推動廣東文學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突破。他對會員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自覺擔負立心鑄魂的文學使命,二是要不斷增強再領風騷的文學自信,三是要努力增強推動文學走出去的責任擔當。
本次培訓班得以成功舉辦,源自于中宣部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指示中國作協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舉辦相關培訓。中國作協對全國各省份的作協作出統一部署,自去年起相繼在各地舉辦高規格的培訓班,提供培訓經費,并統一安排教材和師資。培訓班注重理論與實際、講授與討論、教學與自學的“三結合”,鼓勵學以致用。
本次培訓班自發出辦班通知以來,就獲得會員積極反饋,不少老同志退休多年、身體欠佳,仍然踴躍報名參加,并堅持完成課程。許多本職工作繁忙的作家也克服困難,抽空參加培訓。培訓班也實行了兩項創新:一是嚴格的紀律制度,報到、每次授課和討論都需要學員簽名考勤;二是進行了學員無記名問卷調查,對整體會務和每位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滿意度評級。經歸納分析,學員普遍對培訓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達到了“明方向,識大局,交朋友”的良好效果,充分肯定了省作協聯絡和會務工作。
通過本次培訓班,駐粵中國作協會員和我省主要文學工作者、組織者,更加牢固樹立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把握正確文藝方向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進一步強化了貫徹執行黨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覺和筑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發展新高峰的堅強信念。(組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