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當代中國廣東文學譯叢·俄羅斯卷》首發
更新時間:2017-06-12
本報訊 3月28日上午,《當代中國廣東文學譯叢·俄羅斯卷》(俄文版、中文版)首發式暨中俄作家創作研討會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圣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花城出版社、廣州圖書館共同舉辦。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楊克、范英妍,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理事、東方系常務副主任羅季奧諾夫,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副教授羅季奧諾娃,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廣州圖書館副館長黃秋玲等出席活動。省作協主席蔣述卓主持首發式。
張知干在致辭中對《譯叢》以中文和俄羅斯文在兩國同步出版表示熱烈祝賀,并對為《譯叢》的翻譯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中俄兩國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表示誠摯敬意。他指出,文學是文化交流的傳輸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各國正迎來文化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新時期。廣東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和改革開放的前沿,一直以來與國際社會保持著密切的經貿文化聯系,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發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這次以反映南粵人民追尋中國夢偉大實踐為主題、代表當代廣東文學水平的優秀作品的翻譯出版,必將有助于國際社會透過新世紀廣東文學百花園的絢麗景觀,進一步正確認識廣東、認識中國。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世界文化大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這次《當代中國廣東文學譯叢·俄羅斯卷》的推出,正是促進兩國文學交流的一個重要成果。廣東與俄羅斯文學界以文學的名義心手相牽,為創造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而努力,共同締造“絲綢之路”史上新的文學佳話。
《當代中國廣東文學譯叢·俄羅斯卷》的編輯、譯者羅季奧諾夫以流利的中文介紹了《譯叢》編選、翻譯過程。他表示,中國有悠
久的歷史文化,猶如一座文化宮殿,譯者在編選和翻譯的時候,思考如何為世界讀者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中國制造”遍布世界,而當中很多是“廣東制造”,中國的廣東是世界的廣東,廣東作家非常有代表性,世界讀者可以從廣東作家的作品中了解中國人在想什么、中國夢是什么。羅季奧諾夫引用中國古詩“西出陽關無故人”,表示隨著《譯叢》的出版,中國文學“西出陽關”有了“故人”,而俄羅斯文學“東進陽關”也有“故人”,《譯叢》的出版將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獻。《譯叢》的另一位譯者羅季奧諾娃在致辭中分享了翻譯廣東作家作品的心得與感受,祝愿日后兩國文化的交流更加豐富、更加緊密。
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在首發式上介紹了《譯叢》俄文版譯介和中文版編選出版的情況;作家代表詩人黃禮孩、小說家鮑十就廣東詩歌、嶺南文化、中外文學交流等作了發言。首發式上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張知干、蔣述卓、羅季奧諾夫和楊克、范英妍、詹秀敏代表出版方分別向廣州圖書館副館長黃秋玲贈送《譯叢》俄羅斯版和中文版圖書。
出席活動的作家、專家有熊育群、魏微、歐陽蘅、李珊珊、李蘭妮、張梅、艾云、詹谷豐、黃國欽、王十月、陳啟文、丁燕、林淵液、秦錦屏、盛慧、盛瓊、王威廉、聶小雨、李清明、盧衛平、世賓、黃金明、鄭小瓊、馮娜、劉迪生、歐陽露及省作協、花城出版社、廣州圖書館等主辦方人員、新聞媒體記者、讀者等近50人。(歐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