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讀粵精彩 > 廣東殘聯愛心文學專頁
夢想與踐履齊飛
更新時間:2017-04-17 作者:梁儀娣
人人都是夢想的萌發者,同時也是夢想的筑造者。可我知道,圓夢之旅沒有坦途,在追夢和踐履中,會遇到艱難與挫折,當你克服了困難,就會有收獲的喜悅。我們要追求夢想,就要堅持踐履,要夢想與踐履齊飛。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英國哲學家培根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幾句話,我深受體會,是知識改變了我的命運,因此,我會堅持學習。每逢有空,我會選擇閱讀,補充一下精神糧食。最近我發現一些書,雖然只是絮語,但也能給你一個深刻印象,并啟迪人生,指引思想。例如:金乾生先生所著的《博言絮語》,緊扣現實生活,短而精辟的幾句絮語,卻讓我深思,深受鼓舞,同時讓人享受淡笑人生等樂趣。而文中“博言雋句篇——人生智慧:志堅的人不恐懼黑夜的漫長。”這句話讓我深受體會。在這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正常人需要“志堅”才能生活得精彩,才能追求到夢想。而我們殘疾人要立足社會,追求夢想,更需要“志堅”。身負三十多年殘疾的我,備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我深深體會到“志堅”的重要性。這使我回憶起我從“學會站起,學會拄木凳子走路,學會拄拐杖走路,求學,求職”這漫長而艱辛的人生路。
小時候我生活在偏僻的農村里,當我剛領略到走路的喜悅時,小兒麻痹病魔襲擊了我,使我從活蹦活跳的小女孩變成了只能坐著玩的“小不點”。看著同齡的小朋友活蹦亂跳地玩,我心里是多么羨慕他們!
一天,爸爸拿出一張小木凳子——約有一尺多高,由四條小木塊構成一個梯形,頂部再加上一塊板面的小凳子,親切地對我說:“阿儀,你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嗎?如果想,就必須學會站起來。只要能站起來,就能學會扶著木凳子走路。”當時我只知道能走就有得玩,便大聲地回答:“好,我要學站起來,我要走路!”爸爸聽了高興地把木凳子拿到我跟前。我接過木凳子,覺得它是多么沉重。我用雙手拄著木凳子,小心地站起來。可是我的右腳已萎縮成一個V字形,無法著地,靠一只曾受傷的左腳站起來,很快便倒下了。爸爸及時扶住我,說:“不能倒下,堅持住!”聽了爸爸的鼓勵,我用力支撐著身體,扶緊木凳子,小心地又站起來……一秒、兩秒……
經過多少次倒下,又多少次被扶起……,我學會靠受傷的單左腳,拄著木凳子站起來了。爸爸見此,露出了笑臉,說:“阿儀,你終于能站起來了,再試試拄著木凳子向前邁步……”
向前邁步——這是我渴望已久的夢。此刻,我卻畏縮起來了。“阿儀,試試看!”爸爸的目光充滿了期待。一股暖流忽然傳遍了我的全身,我還能拿什么理由去拒絕那份久盼的期待呢?我扶緊木凳子,凝聚著全身力量向前邁進了一步。“好,第一步。”爸爸興奮地大聲喊。但就在我剛想邁出第二步時,我的腿一酸,軟軟地倒下了。“不,我要堅持!”一股強烈的愿望叩擊著我那幼小的心靈。在爸爸還沒來得及伸手攙扶我時,我便站起來,扶著木凳子穩穩地向前邁出第二步……就這樣,我在親人的鼓勵下,堅持了鍛煉,終于能拄著木凳子走路了。這是爸爸陪我踐履,實現了“學會站起,學會拄木凳子走路”之夢。
隨著時間流逝,伙伴們陸續上學了。望著他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我心里多么希望能跟他們一樣去上學呀!而我卻不能……
也許是渴望的力量使我鼓起勇氣跟爸爸說,“爸爸,我也要上學。”爸爸說:“可以!但爸爸媽媽太忙,不能接送你上學。你拄著木凳子走路不方便,你要學會拄拐杖走路才能去上學。”我毫不猶豫地說:“好,我要學會用拐杖走路。”話音剛落,爸爸已拿出兩支木拐杖到我跟前。原來爸爸早有準備。我接過拐杖,放開木凳子,伸直身子,感覺自信多了,但用拐杖還是第一次,也有點怕。爸爸說:“用雙腋夾緊,雙手掌扶緊拐杖,手要用力,再移動身體……”也許是我長期拄木凳子鍛煉,有了一定基礎,我很快就學會了拄拐杖走路。可是爸爸說:“你現在只是走幾步,所以不覺得辛苦。日后,你上學要走上公里的路程,你必須熬得住。”“放心吧,爸爸,我一定能堅持到底的。”我自信地說,然后繼續鍛煉。
新學年到了,我既高興又緊張。一天早上,爸爸為我準備好書包,笑著說:“阿儀,今天我們去學校注冊吧,快來背上新書包。”我高興地背上新書包,拄著雙拐杖,一步一步地跟在爸爸的后面,向學校方向進前。走了大約20分鐘,我的身體沉重起來了,腿像灌滿鉛似的,腋下有點痛,拄著拐杖的掌心也痛起來了,漸漸地,我與爸爸拉開了一段距離。“阿儀,能堅持住嗎?”爸爸的目光充滿了慈愛,卻流露出無比堅定。我忍著疼痛,說:“爸爸,我有些難受,但我能堅持住!”就這樣,我在爸爸的陪同下,吃力地繼續向前走。
經過40多分鐘,我終于到達學校了。這時我已汗流浹背,渾身軟綿綿的,似乎無力再前進,但當我看到美麗的校園,明亮的課室,可愛的小朋友,可親的老師,我熱愛這一切,我對自己說:“我要堅持住。”等爸爸辦理好入學手續,我的心情也高興,步伐也輕松起來了。我忍著掌心的痛楚,緊跟著爸爸后面,踏上了回家之路。
回到家里,我悄悄地回到房間,放開拐杖,看看手掌,只見細嫩的手掌心露出小小的血泡,在汗水的浸漬下,已有些磨爛,一伸手,一握拳都痛得很。但我沒有告訴爸爸媽媽,第二天早上,我忍著掌心的疼痛,拄著木拐杖開始踏上求學之路。別人用十幾分鐘走完的路程,我用四十分鐘來完成,但我無悔,當我能走進校園,坐在明亮的課室里,我的心情無法形容。
從此,我風雨無阻,經過歲月的磨煉,我的手掌心的血泡變成了老繭,我的手掌心不會痛了。我歷經艱辛,邁進小學,走進中學,踏入“殘培大學”,不斷踐履,實現了求學夢。
2002年6月我畢業于“廣州殘培”完成英語專科課程,并掌握一定計算機技能。雖然完成大專課程,但由于身體不方便,找工作還是充滿坎坷,但也有機遇。坎坷是即使你有能力,也很難讓用人單位相信你的能力;機遇是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殘疾人事業不斷發展,推出殘疾人就業政策,很多單位開始嘗試接受殘疾人就業。
記得我面試的第一份工作是廣州菩提路小學,那時學校準備由市一級小學升級到省一級小學,急需一名文員準備評估材料。在“殘培”老師推薦下,2002年6月3日我來到菩提路小學面試。那時后勤主任見我拄著拐杖,便抱歉地說:“小梁,這個職任雖然說是文職,但也不是只坐在那里做事,有時還要走動的,除了要在檔案室整理評估材料,還要到圖書館幫師生們辦理借閱手續等。我想你恐怕不能勝任此項工作。”當時,我可難過了,但我渴望得到這份工作,因為我喜歡校園環境,我想證實自己的能力。于是我鼓起勇氣對黃主任說:“主任,請給我一個機會,行嗎?給我一個月試用期,如果我能勝任這項工作,就收下我吧!”黃主任見我這樣說,便答應給我一個月試用期。由于急需人手,當面試完畢后,我便開始工作。由于我熟練電腦,對于檔案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我一看說明書,便會操作了,而打字速度不錯。黃主任很認可我第一天工作。
一個月試用期到了,我來到后勤主任辦公室,黃主任親切地說:“小梁,這一個月來辛苦了,麥校長、余校長等領導都很滿意你的工作表現,決定錄用你。”那一刻,我可高興了。從此,我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好學校檔案、圖書、文書等工作。學校也順利從市一級升級為省一級小學。
轉眼間,在菩提路小學工作已多年,我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工作也開心,但由于我不是廣州市戶口,我的殘疾證不能在廣州年審,使學校面臨一個尷尬局面,學校響應國家政策,安排了殘疾人就業,卻不能通過殘疾人就業年審。為了不讓單位為難,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菩提路小學。為了長遠打算,我決定找戶口所在地工作單位。于是我在網上查找戶口所在地惠州殘聯網頁,查到一所大專民辦院校也在招聘殘疾人。我根據網上的信息,把個人簡歷和求職信傳真到該學院人事處。由于我有學校工作經歷,學院人事處很快就通知我面試。于是我2007年10月來到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面試。這是一所年輕的民辦高校,需要一名檔案工作人員。剛好我在菩提路小學從事過檔案工作,熟練檔案管理系統,面試過后就到檔案室實操,便順利被錄用了。來到大學校上班,雖然都是從事文書方面的工作,但工作要求比小學要求高多了。檔案的類別也很多,我必須邊工作邊學習大學檔案分類、歸檔、管理等相關知識。在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指導下,我很快適應了大學工作環境,并力求上進,邊工作,邊自學,不斷踐履,實現求職夢。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也是每一個殘疾人朋友的夢。”現在我能從事高校檔案工作,是“志堅”和“知識”讓我走到今天,同時也是黨和政府關心殘疾人事業,推出殘疾人就業政策,使廣大殘疾人有機會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有勇氣追求夢想。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我就會看看掌心上的老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殘疾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不斷地奮斗,讓夢想與踐履齊飛,活到老,學到頭,認真工作,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