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讀粵精彩 > 廣東殘聯愛心文學專頁
置身于陽光與困難之間
更新時間:2017-04-14 作者:宋文迪
為什么天空如此的蔚藍,仿佛一點兒悲傷也不懂似的,總是毫不猶豫的向著明天崩落,生命誕生時總是不足的,缺陷的心受到愛的觸摸,憑借著無垢的堅強,肆無忌憚地前往未來。
我曾與海倫一樣懷有三天光明的遐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把我的雙眸沐浴在家人朋友的溫婉笑容中,他們善解人意的品性給予了我莫大的慰藉,他們溫柔體貼的心靈給予了我無上的勇氣。當我遭受旁人的輕蔑與排斥、遭受交際的苦惱與困惑時,是他們用深入內里的微笑給予了我歡愉;當我因無法識別紅綠燈的顏色而苦苦徘徊時,是他們伸出溫暖的手牽起我內心的希望;當我因公交車的路數模糊而苦苦等待時,是他們用陪伴給予了我溫暖;當我陷入屢次求醫,屢戰屢敗的無望時,是他們用交流驅散了我的驚慌,用鼓勵點燃了我前行的希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在暗夜里睜開睡意惺忪的眼眸,在黎明前迫切地前往夢寐以求的海灘,追尋白晝饋贈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當蔚藍的天空顯得如此的歡暢,當浩瀚的海洋顯得如此的寬廣,潔白的海鷗自由翱翔,點綴著無邊的海洋,波濤洶涌的海浪,肆無忌憚地拍打著海岸,我佇立在金黃色的沙灘上,享受著撩人的清風、溫暖的陽光,內心的惆悵隨風飄散,內心充滿無限的歡欣與寬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要收拾一下簡單的行囊,昂首闊步地走向遠方,遠方——是我漫無目的的旅想,盡管風雨摧殘會動搖我探索遠方的信心,盡管電閃雷鳴會打擊我冒險的欲望,盡管高山遠水會阻擋我勇往直前的勇氣。自始至終,我都要睜大雙眼,享受沿途如詩如畫的景色,享受沿途純真無邪的美好,享受沿途的喜怒哀樂,貪婪地將所有的幸福和悲傷盡收眼底。
可這遐想畢竟是虛幻的嘆息,現實當中,要在黑夜里追尋光,即使是斑駁的光,也并非坦途,而我在追尋之中,卻用盡了我的青春歲月。
回眸我那斑駁陸離的青春歲月,曾有我的歡聲笑語曾有我的酸甜苦辣。記得2013年的夏天,那是一個熾熱而又令我悲傷的夏天,當高考成績在手機屏幕上浮現,當461分的成績相差本科線37分的一剎那,我的心陷入了無盡的悲傷,我的眼眸泛起了濕潤的淚光,我的臉龐顯得無比的失望,那時我陷入了數日的沉思與迷茫,假如再來一年,我的家人將為我付出更高的學習費用;假如再來一年,我能否回報家人對我的支持和鼓勵;假如再來一年,我能否承受住成績起起落落帶來的巨大壓力。
當海倫的堅強牽動起我內心的渴望,當海倫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以其堅強和勇敢的方式就讀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時,我的內心被賦予了一種希望,因為迷茫,所以我選擇了追求,選擇了再來一年,選擇了再來一次無怨無悔的高三,選擇了為更好的大學奉獻自己的力量。
7月31日的黃昏,我背起了繁重的行囊,前往風雨兼程的高三。當白晝還未撕破夜幕,我早已醒來,夾帶著繁重的眼眸全神貫注地撞進書海;當上課鈴聲敲響,我坐在課室的第一排,面對著黑板,模糊的字跡在我的眼眸間飄蕩,老師講訴的知識轉瞬即忘,課程從未跟上,試卷從未寫完,跌跌蕩蕩的成績也令我無比驚慌,心中充斥著無望。
當在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里,海倫以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接受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走出了黑暗與寂靜;當海倫以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不畏坎坷,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時,我枯竭的心靈得到了澆灌,我怎能因跌跌蕩蕩的成績而輕言放棄?我怎能因視力對學習造成巨大的不便和影響而輕易退縮呢?我鼓足了干勁,探索各種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拷貝老師的幻燈片,翻閱各種教輔,自己思考總結,在自學中尋求希望,在堅韌不拔中探索方法,在身心疲憊中堅持理想。
可不懈的付出與努力并非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當高考成績再次在我的手機屏幕上浮現,當479分的成績僅差本科線4分時,我的心崩落了,眼淚嘩啦啦直流,恨不得嚎啕大哭起來,我強忍著心中的悲傷與家人訴說了成績,內心充滿了愧疚和不安,然而我的家人并沒有因此而感到失望。我想,我曾經努力過,我應為我曾經的付出和努力感到自豪,而不應為自己短暫的失落而感到悲傷,我要像海倫一樣堅強的活著,活著便是希望。
我心想,上天給了我一個最低的起點,是要我憑借努力走得更遠,而非讓我在一件件無謂的瑣事上揮霍著自己的年華,而非讓我抱怨生命的殘缺與苦難;心想,我只管全力以赴,結果上天自有安排;心想,勇敢地面對未來,披荊斬棘,無畏風雨摧殘;擦干淚水,笑迎苦難;堅定信心,在一次次挫折中茁壯成長;柳暗花明,終有堅持生命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