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讀粵精彩 > 廣東殘聯愛心文學專頁
書香伴我行
更新時間:2017-04-13 作者:梁京京
書香伴我行走天下、結識朋友、填充空虛、滋養靈魂、穿越時空。
一:書香香薰我的靈魂
閱讀習慣從幼年就已經養成,我所處的時代,適逢“文革”后期,學校里除了課本外,其它讀物十分稀缺,課余生活枯燥,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獲得了一本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傳記》,從中我看到他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在創作中對自己的苛刻要求。在創作期間他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在寧靜的夜幕里,創作他的偉大作品。有些作品是整夜或是幾天幾夜一氣呵成。而另外還有大量的作品,是他在多少個在日日夜夜里嘔心瀝血的寫作才得以完成。此后,大仲馬、雨果、伏爾泰等作家的作品出現在我的視野內,它們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野。
在閱讀了大量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時,我也相繼閱讀了凡能獲得的各種文學作品,再后面所接觸的作家多了,對所能涉獵的西方文藝類書籍始終懷有一份鐘愛。
從看書、愛書、大量購書到編輯、設計、出版、印刷,這一路走來,書香是我最好的伙伴,它伴隨我度過無數的震蕩時光。也最高限度地滿足了我對知識的渴求。
在隨后的歲月里,我又對中國的四大名著逐一閱讀,我發現,有關人性方面的描寫東西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此閱讀也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閱讀情懷
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與學分是不同的,在中國,“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這是鳳凰衛視里有關對國內教育的總結,十分形象地說明了當今的現狀。使得書香的厚度有所減弱。但讀書人對知識求索完全不同于學生的心理。 ?
書香有二層含義:一是油墨的味道,物質而外延,二是精神的,神秘而悠遠,書中所描繪的世界會演變為一個全新的世界,從中散發出吸引人的味道,被世人稱為書香。這種香會被人吸收,溶于你的血液,滋養你的靈魂,使得你脫俗而高雅。書香,首先是物質的,紙張經過一系列加工印刷與制作后所散發出的一種混合著油墨的特殊味道,只有書籍才有的味道。只有讀書人才會敏感地熟悉這種味道,久而久之并被這種味道所滋養。
再上一個層面的書香概念則是:當觸摸到書籍時,本能就會產生吸吮其中香味的條件反射,這種香味往往會借書籍而沁人心脾;相比花香要長久。我們時常稱知識分子家庭為書香門第。是因為他們從小在長輩身上耳濡目染了讀書的習慣,生活在有書香的環境里,分享到讀書的樂趣,再加環境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外人眼中,他們從小就受到了書香的滋潤,身上就有一種不同的韻味,有知識就是不一樣,說簡單點:有知識的人肯定會受人尊重。這是付出所獲得的尊重。這是書香的外延部分。
對讀書者,書香給他所獨有的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種舒適與滿足感,其它任何物質不能替代。一個人,當他書讀得多時,這種書香會潛移默化地溶化進他的行為里;舉手投足都有讀書人的特征。高貴而自信,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書香讓你認識了世界,同時讓你擁有了能改造世界的力量,會使得你更加喜歡書香,書香也就漸漸地進入到這種精神層面。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在十年寒窗苦中耐得住寂寞,才會找得到樂趣來平衡自己。
書山有路勤為徑,知識容不得半點虛假。書是書,書不是書,書還是書的替進關系在不斷地發生生著變化。讀書破萬卷的人,內心會更加空谷,能看淡一切,這是書中所能賦予給你的能量,幫你在未來承載風雨。
勤奮是每個讀書人所必備的條件。只有這樣,才會轉化寂寞與苦悶為豐收與喜悅。萬物都在變化,而積累是必須的。能出口成章,能通曉時勢的人,肯定是下了大功夫學習,用大量的時間來實驗的人。
千年的書香,不會因為網絡的出現而消亡,反而會更加有深度伸展它的能量,有知識的人一接觸就知道他的修養,舉手投足間會有一種人讓敬重的身體語言。而出口成章的能力更加讓讓人仰慕。
花香引來蝴蝶無數,而書香則會延續無數年,
三:讀書故事: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我曾幫他印制《費孝通文集》,共14卷,一千五百余萬字,是他筆耕約70年時間里的智慧結晶,費老一生書寫下了無數影響至今的文章,而這套匯集成冊的文集,成為對費老最好的懷念。
費老所做的社會調查報告曾令毛主席、鄧小平、江澤民等三代中共最高層領導人選做改革的參考。他深入地了解民情,做百姓的代言人。
他的名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鼻懊娴男行?,是行動的行,他做社會調研,都是親自到基層,行動中讓他體查民情,回來后,行行重行行,這里的行,是用文字書寫出來的是每一行,是書中的行距。
看著他的巨著,深感自己在跨越時空與他在對話。他用自己的體驗與感受,所寫出來的文字世界是個完美的世界。他勾畫了中國發展的藍圖,他的一些理論已經影響了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與落實。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對國家與民族的貢獻是多么嘔心瀝血。
四:書香伴隨 ??
我習慣于閱讀能夠獲得的有用書籍,我的大量課余時間全用在了看書與其它相關愛好上,習慣于選擇一本好書,隨身放在我的書包與口袋里,隨時隨地地閱讀,精彩處往往我會多看兩遍,勵志的段落我都會摘抄下來。這也就逐年養成做讀書筆記與寫日記的習慣,直到今天。不受環境的干擾與影響,保留著這種習慣,社會的進步,讓我改用用電腦直接寫日記與讀書心得。當電子產品與網絡空間讀物越來越多時,我依然習慣于翻閱書籍。這兩者是可以并行的。而且是兼容并包。相互補充。紙張與網絡系統的戰爭將會永遠存在下去。無硝煙,最終會走向兼容?,F在已經兼容。使得書香的香味飄也蕩在互聯網。久久而永遠地滋潤著我。而這種力量會伴隨你走得更遠。書香伴我行。
書籍層層展示的境界,經過自己想象力加工而變得豐富多彩。紙張的手感也無此舒適。命運使然,我曾擁有過自己的印刷廠,對于書香是如何產生又如何能保留,有了全面的認識。
當疾病使得我離開正常人的社會時,是書香將我喚醒,讓我不要沉淪!要自強!要回到正常人的社會中,過正常人的生活,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書海里我永遠健康!
書籍里有說不透人生的故事,要不斷地在行走中了解這個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書海里暢游,在書山中攀爬。在擁抱互聯網的同時,你會發現:書香依然!網絡代替不了書香。新技術改變不了書香的獨特風格。傳統媒體將永遠成在。新媒體所使用的根本元素來至于人的基本感受。
我從看書,愛書、大量地購書、到編輯、出版、印刷書,這一路走來,是書香它伴隨我一路。它滋潤我的靈魂,讓我清晰地看清自己。
書香伴我行遍天下,遨游世界,跨越時空,穿透人心。
熏陶著我靈魂的東西,只有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