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文學如何筑就“高峰”?從重大選題抓起
更新時間:2017-03-01 作者:周豫
——“廣東文學攀高峰重大選題論證會”側記
擔當歷史使命,筑就文藝高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對全國文藝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2月22日-25日,廣東省作家協會在從化舉行“廣東文學攀高峰重大選題論證會”。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和省作協黨組成員,與省內文學名家及文學評論家、出版機構負責人相聚一堂、出謀獻策,共同尋找策劃好選題、好作品,商討具體的扶持、宣傳、推廣措施,致力打造廣東文學精品力作,筑就文學高峰,重塑廣東文學輝煌。
一、著力建設廣東重大“題材庫”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鼓勵文藝創造性轉變和創新性發展。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在會上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全省廣大文學工作者必須樹立文化自信和文學自信,把握廣東文學的優勢,努力為人民書寫,推出一批反映時代變遷的精品力作,筑就廣東文學高峰。他說:“‘高峰’是沖著讀者、人民去的,全省作家要努力創作出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文學作品。”
去年8月,省作協制訂出臺《廣東文學“十三五”發展規劃》,在全國文學界率先提出“攀登高峰戰略”。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說:“衡量一個地區的文學地位和文學影響,核心是名作 與名家。攀登文學高峰,關鍵就是要有一批有全國影響的文學精品?!彼J為,創作出好的作品,一方面離不開作家們自己潛心創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作協在科學的策劃組織上下功夫。為此,去年底,省作協在全省長篇小說、報告文學作家中摸底,全面了解他們的創作題材,希望能從中發現可以深挖精耕的好選題,同時也希望能組織全省最優秀的文學力量“攻克”幾個重大選題。
談到重大選題,首先想到的便是“廣東題材”。鄭雁雄部長說:“過去,大家印象中代表廣東的是嶺南文化如孫中山、冼夫人等題材。改革開放40年來,反映廣東經濟社會巨大發展變化的現實狀況,也是新時期廣東最具特色的題材。每當一個時代轉變的時候,就是反思過去、出大作品的時候,廣東作家在這方面不能缺席。”他指出,廣東文學界要建立一個“題材庫”,為作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廣東寫、寫廣東,都屬于廣東文學。”
二、甘當作家的“脂硯齋”
本次論證會請來了廣東最具分量的文壇大家,來為作家的選題把脈建言。
省文聯原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劉斯奮,以自己的長篇小說《白門柳》的創作經歷為例,講述了作家提升創作審美層次和思想理論高度的重要性。他特別強調,要出精品力作,需要提升作家的思想高度、理論高度。“有了理論素養,作家在選擇題材的時候才能夠抓住社會前進方向性的、最本質的東西?!彼ㄗh,作家之間在寫作過程中要多交流、多學習,“沒有長篇經驗的作家第一次寫作就像走長征路,最好是有一位有眼光、有判斷力的‘脂硯齋’一路陪伴著他,‘結伴’同行?!睆V州作協原主席、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章以武高度贊同劉斯奮的意見。他提議給入選重大題材寫作的作家,每人配一到兩位同行,雙方自發“結對”,“結對者”從頭至尾跟蹤作者寫完該作品。
作為茅盾文學獎的多屆評委,省作協副主席謝有順說:作家的作品想要拿獎終歸要落在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上,沉下來寫才是正道。文學史上很少有一炮而紅的作家,大多數作家還是靠不斷的累積創作出好作品,影響力也需要被“醞釀”。謝有順提出,要出名家大作,需要作家具有“文學抱負”,他說這方面北方作家對自己的磨礪值得我們學習。賈平凹每2、3年寫一部長篇,還是手寫的,他白天帶著飯和饅頭到工作室寫作,每寫一部書首頁都要寫一句話鼓勵自己。“真正的文學名著要靠一批有理想主義精神的作家來打造?!?
省作協副主席張培忠談到自己的創作體會,也強調作者要樹立信心,更要有耐心?!昂玫淖髌凡荒苡小奥┒础?,出版前的改稿比出版后的研討更有意義,一個細節出了錯很可能就失去了讀者的信賴感?!?/span>
論證會還特意請省出版機構負責人參加,從出版角度來為創作生產精品獻策。省作協主席團成員、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說,“作為廣東省唯一一家專業文藝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是非常重視廣東作家群體的。但從這幾年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的獲獎情況來看,廣東作家比例不太高。未來,花城出版社打算為作家打造“一站式服務”,發掘文學作品的IP價值,打造完整的文學生態,更好地為作家服務?!?《花城》雜志社原主編田瑛提出,寫作完全迎合市場很難出精品,廣東作家群體缺少一種“文本意識”,這也是中國作家的通病。當然,不可能每一部作品都要求用新的文本寫。針對當下多媒體發展給文學帶來極大挑戰,他倡議廣東作家在探索性作品方面積極作為。對此,省作協副主席、深圳市作協主席李蘭妮說,自己愿意進行這種“實驗式寫作”,并希望作協鼓勵年輕作家在創作上創新嘗試。
三、在題材選擇上“直面當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學。劉斯奮深有感觸地說:盛世出佳作。“廣東有改革開放40年豐富的素材,是一座文藝創作的富礦,廣東作家有責任和義務通過文字把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反映出來?!闭乱晕湟蔡岬剑骸皻v史題材作家當然可以寫,但對于反映這些年廣東巨大變化的作品應該予以傾斜。畢竟,在許多現實題材方面,廣東在全國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他建議,青年作家在題材選擇上應該直面當代,直面廣東的現實。
在廣東,深圳作家群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群體。省作協副主席、著名報告文學家楊黎光曾獲得三屆魯迅文學獎,他近年來創作推出了反映近代中國轉型軌跡的三部曲,在讀者中反響強烈。他介紹自己目前正在書寫一部重大現實題材作品,希望通過深圳“棚戶區”改造,挖掘出當代中國城市化的諸多關鍵問題。鄧一光、楊爭光都是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作家,本次論證會上他們都遞交了自己的長篇小說選題計劃,鄧一光的下一部作品將講述這個時代科學對于生命的影響。深圳作家龐貝繼長篇小說《無盡藏》廣受好評后,也將目光從歷史挪到了現實,打算以科技創新為背景創作一部長篇小說。深圳作家吳君立足深圳,正著手構思創作一個深港“雙城故事”。
東莞是廣東文學的又一重鎮。東莞作家陳啟文近年來創作了《共和國糧食報告》、《命脈——中國水利調查》等重大題材,他的新書擬名為《海祭——從虎門銷煙到中國崛起》,打算通過虎門銷煙那段歷史,重新審視中國近代歷史的開端以及中國近百年來的成敗得失。作家丁燕從新疆來到廣東6年,以一個外省人的眼光審視這片經濟發達的土地,其記敘東莞打工者的非虛構文學大受歡迎,接下來,她想寫在國家轉型大背景下小人物的“轉身”。
會上還討論了一些已有相當寫作經驗與成就的作家們的作品。廣州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張欣也介紹了自己的小說創作,并建議作家的扶持機制要靈活機動。作家劉迪生瞄準廣州“海歸”群體創業發展的輝煌歷程,希望借助典型的人物,把握珠三角經濟與人文的變遷。作家熊育群打算以中國工業化城市化最具典型意義的地方順德為背景,以老工業遺產存廢來反映時代巨大的變遷與人的命運。作家王十月打算一改以往以男性為主人公的小說模式,大膽嘗試以女性視覺切入,新作將緊扣三名女性主角的復雜命運。青年作家王威廉想寫廣州這座城市特別是廣州人的生活。報告文學作家劉斌的報告文學《中國大飛機》已評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他詳細介紹了新書的結構框架。省作協主席蔣述卓逐一現場點評了作家們的選題,對每位作家的優勢與不足都有著精到的分析。他說,廣東作家們申報的這些題材都緊密地扎根于當代廣東的這片沃土和生活之中,只要作家們拒絕浮躁、勇于創新,一定能夠寫出里程碑式的作品。
四、構建科學完善的扶持機制
推出一批重大的精品力作需要作家們個人的潛心創作,但也離不開作協的有力引導扶持。本次論證會,除明確作家的重大選題之外,還認真研討了如何構建科學有效的扶持配套政策措施。
劉斯奮、章以武等老一輩文學家提出“結對”指導之外,還提議省作協對每一部確定的重大創作題材都組織兩到三次讀稿會,在作家寫作過程中邀請幾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和作家,對文本深度解讀并提出修改意見,以幫助作家完善作品。一些作家提出,好酒也怕巷子深,希望作協與出版機構加強合作,加大對優秀作品的宣傳推介力度。特別是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積極探索利用好新媒體以提升宣傳效果。
論證會上,大家還就重大選題扶持資金政策進行認真討論。據悉,省作協在充分發揮省重點文學精品專項扶持資金作用的同時,擬推出霍英東文學基金扶持項目,重點扶持一批反映廣東改革開放時代變遷的重大現實題材的創作。
整整兩天的會議,全省文學名家以極大的熱情,為廣東文學精品創作生產把脈問診、出謀劃策。作家們感慨地說:很多年廣東作家們沒有如此精神振奮了,這充分反映了廣東作家響應時代呼喚、勇攀高峰的決心和信心!張知干在總結中說,全省文學名家們的熱情支持令人感動。省作協將基于論證會的成果形成具體完善的操作方案,認真抓好跟蹤落實。他滿懷信心地說:“今后每年省作協都將舉辦一次重大選題論證會,形成培育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經過幾年的努力,廣東文學必將重塑輝煌!”(文/南方日報記者 周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