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丘樹宏:“張狂”的真文人——張況和他的《中華史詩》
更新時間:2017-02-20 作者:丘樹宏來源:今日頭條
張況,著名詩人、詩評家,1971年生于廣東五華。當代新古典主義歷史文化詩歌寫作的重要代表之一,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已出版史詩三部曲《大秦帝國史詩》《大漢帝國史詩》《大隋帝國史詩》等25部,主編詩文選19部,代表作有100000行21卷《中華史詩》。與陸健、程維、雁西并稱為“中國詩壇四公子”。系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現居廣東佛山。
著名詩人丘樹宏評張況《中華史詩》
寫一寫張況,這是我想了多年的一件很重要的私事。然而如何寫,寫什么?卻躊躇了許久。直到這個周末,一個題目突然在腦海中冒出:《張況:“張狂”的真文人》,覺得很滿意,這才專門坐下來著手這篇小文的寫作。也就在同時,我才發覺自己心中原來對文人是有著真文人、假文人的看法的。
究竟假文人是什么樣的?我似乎也沒有太明確的認識,大概有兩種吧:一種是確實是在作文,但文章確實不敢恭維,其自己卻渾然不覺,依然十分陶醉。這種人自然可愛,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算作真文人;另一種是文章確實很漂亮,但人品卻糟糕得很。這種人非但不能算作真文人,還可以說是一種惡人。那么,真文人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我想,真正的文人應該是文章漂亮,人品也漂亮的。在我看來,張況就是這樣一個“真文人”,而且是一個“張狂”的真文人。至于為什么是“張狂”,后面自有分解。
客家人張況
張況是梅州五華人,就籍貫和出生地來說,他是標準的客家人。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過來的,是典型的漢民族,它保留著中原文化,或者說是漢文化、中華文化的最核心的基因,是“活化石”。而張況,首先是他的樣貌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特點:儒雅而誠實,從他的身上根本找不出任何的奸詐和粗魯。張況的為人處世在文人中、在社會上有口皆碑,幾乎無可挑剔。有一句俗語說“酒風看人風”,張況很有些酒量,酒風豪爽,但從不以酒壓人、強人所難,而且酒酣之后還保持著謙謙君子的可敬可愛。咳,那一份儒雅!
張況的熱情好客可謂聞名遐邇。這正是客家人的著名性格之一。其實,張況并不怎么富裕,官也不大,按理資源非常有限,但他卻接待了許多的文人墨客,組織了不少的文化活動。而且將文人們服侍得周周全全、舒舒服服,將活動辦得圓圓滿滿、妥妥帖帖。這一點,更能體現出張況的人格魅力——他是靠著他對文化的真誠和無私,靠著他對文化的追求和貢獻,靠著打動其他有資源的人士而理解、支持才達到此目的的。只是,在當今時候,做文化確實太難了,我們這些文人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和愛護張況的苦心和努力,更不要給他太多的壓力和為難。張況可不容易呀!
張況的客家人性格,更體現在他對官場的態度和行為上。本來,以張況的人品、才華和貢獻,他是早就應該坐在比現在更高的位置上的。然而,張況是一個工作和事業上上進 心很強的人,但做人卻十分的本分老實,甚至有些兒迂腐。他從來不為自己的升遷去找任何人,更不恥于去低頭求人。這一點,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為他著急,久而久之,也就理解他了,甚至尊敬他了,因為我自己也是這種性格,也是持的這種人生觀,老實做人,老實做事。只不過我的運氣比他好一些,我的人生路總能碰上一些貴人而已。我心里期待著張況命運中的貴人能早日出現。
真文人張況
張況對文學藝術創作的執著和勞作,真可謂是“瘋狂”。作為一個二十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竟然涉獵了小說、散文、詩歌、評論,還是一個很有點名氣的書法家,有了那么多的文藝成就,可以說是著作等身了。這種勤勞,這種刻苦,這種努力,當然不能不說是“真文人”。
張況的作品,我基本上都有收藏。無論是哪一種藝術體,張況所表現的都是“正能量”。首先,他的作品是生活的、健康的,人生況味十足。我閱讀更多的是張況的詩歌,他的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深沉,詩歌中總是可以看到他那雙思考的眼睛,以及他那顆總是有些兒憂郁的心。他的詩風總體是傳統的,但總是調和著一些清新的現代風格,讓人感受到一種強大而健壯的生命力。張況的書法,更讓我驚訝以至震驚:依然是以傳統和深沉作為底色,革新的現代氣息也同樣濃厚,但是,那種厚重、那種老辣,真的不應該是張況這種年齡之人之所能。張況的書法,將大有前景,我看好他。
最近一段時間,張況居然更為“張狂”了,竟“潛伏”13年,神不知鬼不覺地寫了一部洋洋五萬多行的《中華史詩》!雖然還沒有正式出版,但張況其人及其長詩在詩歌界已經是一個傳得沸沸揚揚的真實的傳說,各界寄予極大的期待。我有幸近水樓臺地拜讀了一些章節,確實驚人震撼擊節!我的評論功底很是薄弱,在此謹借用著名評論家李犁的話來表達我的評價:“這絕不是一部詩歌寫成的史料,而是詩人以這些史料做平臺和符號,把他自己全部的人文理解和才智寫在大地和史冊上,這是一部沾滿了他個人氣質的英雄史詩,也是一個人的心靈史。”我不想具體引用其中的任何詩句,以正式的評論方式來評價這部長詩,但我有一個直覺,或者說是預感,《中華史詩》將會成為中國詩歌界的《荷馬史詩》。我有這個信心。前提是,要有這種機會,要出現這種伯樂。
為此,我還是從另一個角度很為張況擔心——張況,你這樣“張狂”,以至于因為你的努力和成功,搶了那些專業文人、專業詩人的飯碗,奪了他們在文壇、在詩壇的牌位,而現在,對于文人包括詩人及其作品命運的生殺大權,幾乎全都掌握在他們手里。他們雖然沒有忙著寫作,更沒有忙著寫“史詩”,但他們一直在忙著給自己和自己的圈子批發獎項。就是這些的“他們”,能發現你嗎?能推介你嗎?他們能給你那些榮譽、那些桂冠嗎?
張況,你確實太張狂!
然而,我理解你的張狂,我贊賞你的張狂,我敬重你的張狂,我支持你的張狂。
因為我還是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的未來充滿期待,更對你的才華不被埋沒、對你的優秀作品被發現、對你的文化貢獻被認可充滿信心。
(作者簡介:丘樹宏,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山市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