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英國劍橋大學為中國詩人徐志摩舉辦120周年誕辰紀念
更新時間:2017-01-16
2016年1月15日,“劍橋詩人徐志摩12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拉開帷幕。該活動由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副院長史蒂芬.切利博士主持,數十位來自中英兩國的詩人、藝術家以及劍橋本地的學者受邀前來參與,并在國王學院誦詩交流。活動還放映了奧地利裔英國導演弗萊德里克.貝克的以徐志摩的詩歌和康河為題材的藝術影片《康河魅影》。
中國著名近代詩人、新月派代表徐志摩曾于上世紀20年代就讀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徐最為人熟知的詩篇《再別康橋》為無數中國讀者描摹了對劍橋大學的最初印象,每年吸引著許多心懷向往的國人來劍橋游覽、學習甚或定居。2008年,一塊鐫刻著《再別康橋》詩句的紀念碑被立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康河河畔的石橋邊,永久紀念這位杰出的中國詩人以及他所成就的中西方深遠友誼。
2017年1月15日是徐志摩誕辰120周年的日子。這位上世紀初活躍在詩壇的中國青年詩人,至今在中英文學藝術交流方面仍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據悉,“劍橋詩人徐志摩12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是劍橋大學官方機構2014年以來第四次以中國詩人徐志摩為名舉辦文化交流活動。此前,主辦方劍橋大學的文化保護項目“康河計劃”與國王學院曾共同舉辦了“2014徐志摩、劍橋與中國影像展”、“2015劍橋徐志摩詩歌節” 、“2016徐志摩詩歌藝術節”。上述活動不僅邀請到北島、舒婷、楊煉、楊克、理查德.伯明哥登、阿萊士·希德戈等國內外著名詩人來誦詩交流,還有劍橋大學的校長、學者、劍橋市長、英國多位世襲貴族、中國駐英國大使等各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參與其中。
在本次誕辰紀念活動上,劍橋大學康河計劃發起人、著名人類學家、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艾倫.麥克法蘭教授回顧了“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的發展歷程,并宣布從2017年開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將把這一關于詩歌和文學的年度活動,擴展為夏季和冬季兩場活動,夏季活動以藝術展與詩歌藝術論壇為主,冬季展以數字藝術展和讀詩會為主。麥克法蘭教授還提到,將于2017年春季啟動“徐志摩詩歌藝術節”的多元社交媒體平臺。在過去三年間,上述活動在海內外積攢了極高的影響力,已成為劍橋乃至中英兩國最具規模和口碑的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是中國文化與藝術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紀念活動放映的影片《康河魅影》導演弗萊德里克.貝克,曾出版著作《投影主義的藝術》,其影像作品也曾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弗萊德里克在劍橋讀書與研究期間,接觸到了徐志摩的詩歌,并與這位來自中國的青年詩人產生共鳴,從而決定拍一部藝術影片,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現徐志摩和他筆下的康河風光。弗萊德.里克在2016年7月花了四個夜晚以泛舟康河的獨特方式完成了影片的拍攝。2017年1月15日的徐志摩誕辰活動上的放映也是該影片的首映。攝影團隊將康河中的兩艘木船挪進國王學院禮拜堂,并以撐篙支起幾幅白色的絲帛,將影片投影在絲綢之上。清風拂過,影片在浮動的絲帛上呈現出獨特的光影印象,宛若康河柔波之景。
弗萊德里克表示:“我從未去過中國,卻被徐志摩的詩歌深深打動,他的詩讓我感到似曾相識。拍攝這部影片讓我通過徐志摩的詩句,看到了劍橋的另一面。” 這部影片的制片人牛牧春也來到了活動現場。作為出生于90后的徐志摩的新一代仰慕者,他從少年時即誦讀志摩的詩,今天能親自訪問志摩的母校并在此觀賞自己制片的電影,他深感欣喜。這次活動的組織者、劍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博物館研究員、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的主持人王子嵐評論:“這次活動是我們國王學院在數字藝術展覽與國際文化交流方面的又一次創新。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在去年剛慶祝了建成600周年的慶典,今天我們在這座宏偉的古代建筑遺產空間里,與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十多位學者、文學家與藝術家,借用現代數字技術,搭建了一座關于歷史與當下、傳統與現代、英國與中國的“康橋”,共同構筑了一場文學、藝術與友誼的盛宴。”
紀念活動所誦詩歌,將春天與新年起始作為主題。朗誦以與徐志摩同時代的英國詩人、國王學院院士魯伯特.布魯克的《格蘭切斯特的老村莊》開篇,接徐志摩《雪花的快樂》,北島的《時間的玫瑰》,楊克的《逆光中的那一顆木棉》,徐志摩的《我有一個戀愛》,史蒂文.切力博士的《笑聲》,舒婷的《致橡樹》,歐陽江河的《歌劇》,養立法師的《等待春天》,并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結束。除了英國知名詩人之外,這次的讀詩活動還邀請了包括紗麗.澈池博士在內的英國的多位漢學家,以及劍橋大學的多位資深學者參與朗誦詩歌的中文與英文版,給所有在場的觀眾帶來了一個令人感動的夜晚,一個難得的關于情懷的夜晚,一個關于自由與美的夜晚。
本次活動主辦方英國劍橋大學“康河計劃-保護即將消失的世界”項目 (The Cambridge Rivers Project)啟動于1983年,致力于人類學、歷史學和遺產研究的創新與溝通。1983年至2009年,康河計劃在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主管下蓬勃發展,現隸屬于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和人類博物館,以及劍橋大學31個學院之一的國王學院。自2014年起,康河計劃與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共同舉辦“劍橋徐志摩詩歌藝術節”。康河計劃的合作機構劍橋康河出版社(The Cambridge Rivers Press )主要從事學術、藝術、文學與教育類圖書的編輯、翻譯與出版業務。由劍橋康河出版社推出的第一本介紹詩人徐志摩在劍橋經歷的的中英雙語書籍《在劍橋蛻變:中國徐志摩在劍橋》自2016年出版以來,深受劍橋當地讀者和游客們的喜愛。(蘭蘭)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