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出版周年座談會在鶴山召開
更新時間:2017-01-10
1月7日,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江門市文聯、鶴山市文聯協辦,花城出版社承辦的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出版周年座談會在鶴山市召開。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鄭雁雄、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桂科、廣東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許永波、鶴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招文娟、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等領導出席并講話,專家、作家劉醒龍、朱壽桐、張檸、元山里子(日本)、張燕玲、陸梅、劉艷、韓春燕、李國平、章以武、謝有順、賀仲明、徐肖楠、郭冰茹、鳳群、陳培浩、李德南、黎保榮、王威廉等發言。研討會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主持。
鄭雁雄部長在講話中指出,今天我們在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出版一周年之際,在此聚會、研討,交流其創作規律,分享其創作體會,評判、把脈其創作得失,共同展望當代文學的未來,意義更為重大。這是一部深入挖掘歷史、平實反思戰爭、真情呼喚和平的好作品,是一部充滿力量及沖擊力的和平之書、人性之書、悲憫之書。小說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作為拯救人類戰爭的文明力量,把抗戰勝利上升為中華文明的勝利,表現出民族精神自強自信的境界,傳達了向善向上的價值觀。熊育群的這種創造性的史詩般的書寫,這種探索,無論是對于文學還是對于審美,都是一種可貴的努力,一種有效的作為。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吳義勤認為,《己卯年雨雪》確實是一部有溫度、有力量、有筋骨的作品。它的反思性在同類題材中并不多見。對歷史本身情感、溫度的還原,對歷史原生態情境的還原,不再是一個符號化、抽象化的歷史,而是一個具有溫度的,情境化的歷史。我覺得這樣的歷史就是一個文學化的歷史。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認為,《己卯年雨雪》充分發揮了文學作品的鏡子功能,寫出了人間的真情、真理和正道,這才是文學的大道。
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認為,《己卯年雨雪》不僅是一部史詩,它還是一種對歷史的祭奠,對未來和平的守望。它以前所未有的文學手法和作家無比的勇氣,超越了以往的戰爭文學。
著名評論家謝有順認為,《己卯年雨雪》的成功在于作者熊育群成功地處理好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正常視角與個人視角的關系;小與大的關系;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溫情之間的關系。
《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認為,“熊育群是進行著有難度的敘述,這里重點塑造了祝奕典岳父左太乙的形象,著上傳統文化外衣的,看到了作者對中國敘述傳統的努力。侵略與抗爭、民族主義與人道主義化入不同人物的人生和家庭。”“作者博覽群書的修為,使之在建構小說現實世界時,既有綿密的日常生活描述,又在口述歷史中進一步拉近讀者,真切可見;同時表明著作者對于歷史、傳統文化尤其道家文化以及人性的理解與態度,包括英雄主義與人道情懷。既體現小說的紀實品格與超越戰爭的文化理念,也體現了作者英雄般深切的家國情懷。”“這份獨特的家國情懷與戰爭反思,還建立在中日精神譜系相連的文化基礎上。”
《文學報》總編輯陸梅認為,《己卯年雨雪》的可貴是從加害者、也是被害者的立場來反思戰爭、反思人性,這就寬闊了我們對戰爭的理解。
《文學評論》副編審劉艷認為,“小說的難得與可貴之處:第一,不同敘事視角的兼顧和轉換。”“很多充滿人性溫暖的細節描寫,顯示了作家細節化書寫和日常生活敘事的能力,是小說的“慢”筆,與戰爭描寫的“快”筆法,共同形成了小說快慢有致的敘事節奏。”
五邑大學文學院教授鳳群認為,“(己卯年雨雪)更近乎是一個戰爭寓言,講述戰爭背景下的文化沖突與人性尷尬。敘述角度的別致,使這部小說在同類作品中顯得卓爾不群。”“作者從人類學的高度,去詮釋戰爭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社會表層的災難或壯舉,而是一種精神的劫難與創傷,并鮮明地指出,任何戰爭都沒有贏家。從而引導讀者透過戰火的硝煙,去深度思考人類生存中的有關人性與靈魂層面的東西,希冀戰爭的陰影不再籠罩大地。”
《己卯年雨雪》是南方出版傳媒、花城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發行的一部力作,至今出版正好一周年。在這一年里,《己卯年雨雪》獲得了強烈的反響。評論家們給予小說極高的評價,認為小說首創了中日雙視角敘事,創造了中日對話的語境,鉤沉戰爭形態下諸多反人道、反文明的殘暴細節,前所未有地整合歷史與文學的力量,深入挖掘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思想根源,揭示和反思人類戰爭悲劇,以人性的通融深化人類相互救贖的主題,以反思的高度來提升反戰的力度,作者首次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作為拯救人類與戰爭的文明力量,把抗戰勝利上升為中華文明的勝利,突破了我們當前普遍的關于戰爭的認知,超越了簡單的人道主義與和平主義,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人格與人道主義的融合,進行了一次創造性的、史詩般的書寫。小說示范了中國戰爭文學的可能性,展現出崇高的悲劇審美,進入了宏大的民族與國家敘事。它開辟了新的精神視野,呈現了民族精神上的成熟。眾多評論家公認其具有開創之功,是一座新的文學里程碑,是中國式的《戰爭與和平》,是充滿力量感的和平之書、人性之書、悲憫之書、命運之書。
《己卯年雨雪》還引起了中日兩國讀者的反響。2016年3月28日,《己卯年雨雪》引發了大型的“和平祭”系列活動,當年侵華的日本士兵與中國抗戰老兵第一次坐在一起,反思戰爭、祭祀死難者、祈愿和平。他們代表了中日民間不忘歷史、反對戰爭、要求和平友好的聲音。日本一些讀者、作家寫信和書評表達對這部小說的喜愛。《己卯年雨雪》的和平主題從書中進入了現實。
《己卯年雨雪》這一年榮獲了2016“書香嶺南 最美悅讀”的“最美讀物”稱號,南國書香節最受讀者歡迎圖書;榮登2016百道好書榜年榜;榮獲2016北京圖書訂貨會新書大推薦;數次進入新華暢銷書排行榜,《華西都市報》資深出版人絕密書單,十大社長總編輯推薦的80本好書書單,第三屆中國“讀友讀品節”推薦讀物名單,出版社社長總編2016世界讀書日最新推薦書單等等。《己卯年雨雪》出版后也引起了國際文壇的關注,埃及、匈牙利、意大利、俄羅斯漢學家正在洽談翻譯出版事宜,外文出版社正在物色英文翻譯,準備推向國際。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約旦、摩洛哥等國家圖書館、博物館和作家協會正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