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上海深圳簽署閱讀合作協議,增進閱讀文化的交流
更新時間:2016-11-30 作者:莫琪 來源:澎湃新聞
深圳讀書月閱讀分享會暨溫馨閱讀夜啟動儀式上,上海和深圳簽署了《上海深圳城市閱讀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深圳晚報 圖
第十七屆深圳讀書月于11月1日開啟,吸引了1300多萬人次參與,如今正迎來最后的高潮。昨日(11月26日)上千書友見證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雙城奏”——“閱讀雙城記:2016上海深圳城際閱讀交流活動”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上海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孫甘露、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佳晨、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副局長陳紹華出席了活動。
“閱讀雙城記”為雙年兩地呈現方式,2016年在深圳舉辦,2017年在上海舉辦。活動旨在推廣上海和深圳發展城市閱讀文化事業的經驗,推動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建設,交流雙方在城市閱讀建設方面的經驗,促進兩地閱讀交流與合作。
昨晚時逢深圳讀書月的“溫馨閱讀夜”,深圳中心書城正上演24小時不間斷的文化主題活動,在愛書人的不眠狂歡中,兩地簽署了《上海深圳城市閱讀平臺戰略合作協議》,雙劍合璧共同促進兩地閱讀交流與合作。
2000年起開展的“深圳讀書月”如今已成廣東地區一大文化盛事。
談到文化大省市,北上廣是普遍概念,而近年來深圳這個“后進生”愈漸突顯出強烈的文化抱負。2000年起開展的“深圳讀書月”如今已成廣東地區一大文化盛事,總共舉辦了6500多項活動,參與的人數超過了1億人數。17年時間文火慢燉,讓深圳居民人均閱讀紙質圖書達到8.94本,人均閱讀電子書10.47本,日均讀書時間95.46分鐘,人均購書11.07本,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除了全民閱讀文化活動,深圳將加強立法為促進閱讀提供法治保障。陳紹華指出,2016年4月1日全民閱讀條例正式實施,將每年深圳讀書月法定化,確定10月23日為深圳未成年人讀書日,同時明確了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在全民閱讀促進方面的工作職責,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所需的經費也納入了財政預算。目前,深圳全市擁有民間閱讀組織100多個,“閱讀推廣人”121人。與此同時,“一區一書城一書吧”的計劃也正在有力推進中,將把深圳建設成平均萬人就有一座圖書館的“藏書之城”。
上海與深圳有著相似經濟型城市的背景,對文化有著共同的追求。上海方面有許多品牌文化活動,比如每周六舉辦的思南讀書會,以及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近幾年每屆書展舉辦讀書活動800場之多,吸引千位中外專家、作者。此外還有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童圖書展,為期三天,吸引了57000多位小朋友和家長。
徐炯提出在讀書推廣方面,各地都在探索著適合自己城市特點的做法,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比如推出解放書單、成立上海閱讀文化推廣新媒體聯盟、幫助傳統書店的轉型等等。2012年至今上海政府已投入了接近5000萬元扶持實體資金。
政府一直在推動閱讀,但政府不是唯一的推手。徐炯認為,閱讀并非總是高大上的,閱讀經典需要外力推動,休閑閱讀自帶動力的。市民以休閑閱讀為樂很正常,讀比不讀好,對于閱讀的引導和提升需要以閱讀的人群為基礎,并且這個基礎越大越好,更何況讀者的自我選擇未必分高低。
但同時徐炯指出,休閑閱讀、消閑閱讀和淺閱讀,占用了市民大量的閱讀時間,當智能手機迅速成為閱讀載體,碎片閱讀甚興,閱讀有滑向低質量和粗淺的可能性。出于利益的考量,有一些單位會推一些沒價值的圖書,而許多有價值的圖書反而受到了冷落。他認為政府推動閱讀,不能只要讀書就好,要既對淺閱讀起制衡作用,又要進行有利的引導,比如由政府對深閱讀的活動提供資助。
徐炯強調,在市場之手發力的地方,要伸出手來援助。如今上海新聞出版局正積極攜手各方,聯合市社聯、出版社、書店、民間公益組織、媒體合作,一起制造閱讀的“鬧鐘”,鳴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