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nèi)容
廣東少數(shù)民族文化之旅——省作協(xié)會員深入清遠山區(qū)采風
更新時間:2016-11-17
廣東是多民族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我省就有53個。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促進我省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11月12日至14日,由省作協(xié)主辦、省作協(xié)地稅分會協(xié)辦,舉行了廣東少數(shù)民族文化之旅釆風活動。釆風作家一行17人,深入清遠連山、連南、陽山、連州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切身感受瑤族、壯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文化,與當?shù)匚膶W組織及少數(shù)民族同胞進行交流和互動,深入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本次活動受到省地稅、當?shù)攸h委政府和文聯(lián)作協(xié)的大力支持。省地稅副局長、省作協(xié)地稅分會會長揭曄親自參加了此次釆風活動。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位于清遠西北部,地處粵、湘、桂交界,是全國唯一以壯、瑤兩個民族為主體的自治縣。連山屬于南嶺山脈西南麓,高山環(huán)抱、峻嶺起伏,萌渚嶺余脈綿延其中。毛澤東在其詩詞《長征》中曾寫到:“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萌渚嶺就是五嶺之一。置縣1500多年來,勤勞勇敢的漢壯瑤同胞在此繁衍生息、和睦相處,至今保留獨特民族語言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采風作家們翻山越嶺,風塵仆仆地來到連山深處的古田鎮(zhèn)三水茶聯(lián)瑤寨。在這里,連山縣瑤族文藝協(xié)會的瑤族同胞“英姐”周瑞英身著美麗的傳統(tǒng)瑤族服裝,載歌載舞熱情歡迎采風作家們的到來。據(jù)介紹,英姐在28年前作為當?shù)噩幇麉⑴c了廣東老書記習仲勛的接待工作并與習老合影留念。老書記對于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熱情關懷,令她至今難忘,感恩于心!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得知此事后,通過中央辦公廳打來電話,轉達了他對少數(shù)民族同胞們的深切關心,對英姐的親切問候。國家有關部門也復信鼓勵英姐繼續(xù)做好“帶頭人”作用,引領瑤鄉(xiāng)兒女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之后采風團作家們還換上了當?shù)貕炎濉幾宓膫鹘y(tǒng)民族服裝,和村民們親切交談,深入了解連山的人文風情和民俗文化。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于連山東側,素有“百里瑤山”之稱,境內(nèi)峰巒疊嶂,風景如畫,民族風情濃郁奇異。其中最具瑤族民族特色的莫過于位于連南縣三排鎮(zhèn)南崗村的千年古寨。千年古寨建于宋代,據(jù)專家考證,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瑤寨。走進千年古寨,仿佛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讓人瞬間就能感受到瑤族歷史文化的悠久和滄桑。放眼望去,一排排瑤寨古屋青磚砌墻,黑瓦蓋頂,造型獨特,極為壯觀。古寨的瑤胞們端出了瑤族特色的蝦公酒,跳起了傳統(tǒng)的瑤族長鼓舞。半山腰悠長的牛角聲,那是古寨的瑤老在熱情歡迎采風作家團的到來。一千年多來,這些淳樸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們,就是通過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在這里安居樂業(yè),安定團結。這不正是我省民族大團結大融合的最真實的寫照嗎?
作家采風團在連南采風期間,應邀參加了第八屆中國(連南)瑤族文化藝術節(jié)暨瑤族“盤王節(jié)?耍歌堂”活動,并在連南順德文化廣場,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全世界的瑤族同胞和連南當?shù)厝嗣褚黄鹩^看了獨具瑤族文化特色的瑤藝節(jié)開幕式晚會。
? ??
陽山縣位于清遠中部地區(qū),因秦末在境內(nèi)設“陽山關”而得名。縣境主要為漢族聚居區(qū),也有少許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公元803-805年,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韓愈貶謫陽山縣令,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與文化內(nèi)涵,對陽山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據(jù)介紹,在陽山,韓愈并沒有因為被貶而一蹶不振,反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勤政憂民,體恤民情,興學堂、重教化,使陽山由一個蠻夷之地變成了文明之邑,推動了陽山的社會進步和文化發(fā)展,深受陽山人民的崇敬和愛戴,而這段經(jīng)歷也為韓愈后期的詩作再創(chuàng)高峰提供了寶貴的人生積淀和創(chuàng)作素材。帶著對這位偉大的唐代詩人的崇高敬意,省作協(xié)采風團一行走進陽山韓愈紀念館,緬懷先賢。
連州市位于清遠北部,少數(shù)民族以瑤族為主,主要分布在瑤安和三水兩個民族鄉(xiāng)。連州文藝氛圍濃厚,被稱為“中國攝影之鄉(xiāng)”,每年一度的連州國際攝影展為目前國內(nèi)最具有國際性、最具有影響力的攝影節(jié)之一。連州人文資源豐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湟川三峽和連州劉禹錫紀念館。
“剡溪若問連州事,惟有青山畫不如”。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稱贊連州山水之美的詩句。湟川三峽全長20多公里,分龍泉峽、楞伽峽和羊跳峽。兩岸茂林修竹、山花爛漫。瀑布似簾似練似玉帶;山勢收縮如刀切之齊;水勢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觀峽,俯而觀灘,心目不暇。沿途岸壁刻有韓愈《宿龍宮灘》詩:“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如何連曉語?一半是思鄉(xiāng)。”
說到連州,不得不提的另一位文學大家就是劉禹錫。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任職4年半期間,剛正不阿、重土愛民、重教興學,開啟了連州一代文風,為連州日后“科第甲通省”打下了基礎,給連州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連州中學燕喜山,在綠樹掩映中,紅色外墻、高翹飛檐的“劉禹錫紀念館”古色古香,引人入勝。在采風作家們眼中,這一座紀念館,就是一部連州的文學史。斯人已去,留得連州滿庭芳!
附:采風團部分作家作品
《落在故鄉(xiāng)的風》
????? 朱漢鋒
□
今天的故鄉(xiāng)
有的朦朧
不知道是想淡去鄉(xiāng)愁
還是不讓那風
看見曾經(jīng)的憂傷
山風吹過
云端飄來一抹紅色
看那神情
那是發(fā)小的頭巾
聽見了風回的腳步
□
腳下的石階
被歲月?lián)崞搅嗽S多
一棵翠綠的瑤蘭
從石縫擠出來
給踱步而上的人們
一絲美意
不知道這陣蘭香
是不是童年落下的春芽
多年不見
它也許已是別人的夢
□
晚風徐徐
掀開了老寨的一個角
透過殘墻斷壁
還能看見鄰居的三角貓
貓?zhí)美镩W爍著火苗
文鼎里的薯香
正誘著門外那只烏嘴狗
水簡滴落的的山泉
依然那樣清澈
水槽中那一片楓葉
是遠山飄來冬季的家書
□
傍晚
看山不見山
只因山水入畫來
看水不是水
友人把水潑回了水中
詩酒之間
故鄉(xiāng)
已被高人點化
(注:作者系中國作協(xié)會員、省作協(xié)地稅分會常務副主席,其家鄉(xiāng)就在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
《千年瑤寨》
??? 詹海林
你曾經(jīng)和外面的世界隔了多遠
千年前的明月知道
我不知道,生活里太多的云霧
把我迷失在糧食和幻滅的影像里
當棲息在這片樹林里的太多數(shù)鳥兒
忍不住時光玄鐵一般烏黑的壓抑
紛紛飛離。美觀入畫的明清建筑傷心而垂淚
誰還站在盤古古廟前,輕輕嘆息
當我借著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力量
乘著冬日午后的暮色,抵達這里
風候在長長的青石板山路,扯著我的衣襟
向我訴說這里曾有的繁榮,尊嚴和愛情
這么好的泉水,已經(jīng)從山頂往山下
流了一千年了。有誰忍心她日夜的哭泣
飛走的,還是要回來
仰慕的,繼續(xù)在這里期待日出和浪漫的緣遇
盤古王和祖先的靈魂守候著蒼蒼的古寨
年邁古稀的阿公,他們的腰鼓敲響了
只想告訴你,鼓聲是永恒的
像日月的光輝,像山寨夜色里永不熄滅的燈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