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開幕 百名詩人集結美麗“琴島”
更新時間:2016-10-24 作者:馮婧 PN041來源:鳳凰文化
10月21日8時,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在鼓浪嶼音樂廳盛大開幕。本屆詩歌節由鳳凰網、廈門鼓浪嶼管委會、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鳳凰文化、鳳凰廈門承辦,經過三個多月的籌備,于今日正式開啟,未來四天,廈門將進入“詩歌節時間”。
北島、舒婷、鄭愁予、維雅?庫普里揚諾夫、瑪爾蓮娜?加布利揚、李道、田原、金泰城、金敃廷、金經株、墨普德、胡安?卡洛斯?梅斯特雷、洛爾娜?克羅齊、廖偉棠、顏艾琳、樹才、趙野、余秀華、張定浩、李少君、汪劍釗、北塔等近百名國內外詩人齊聚一堂,共話詩篇。
詩歌節全面升級彰顯國際化促成東西方文化交流
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脫胎于已經舉辦了六屆的“鼓浪嶼詩歌節”,此次由鳳凰網聯合廈門鼓浪嶼管委會、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傾力打造,實現了國際性和專業性的全面升級。作為中國現有規模最大的詩歌節之一,鳳凰·鼓浪嶼詩歌節不僅是廈門的一大盛事,也將有利于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讓中國詩歌走向世界視野。
鳳凰網總編輯鄒明在開幕式上說道:“我一直在想,若能在鼓浪嶼舉辦一個詩歌節,相信這座小島一定會在‘音樂之島’的美譽之外,增添一個‘詩歌之島’的新稱謂。現在,這個想法已經成為現實。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的舉辦,是廈門國際化之路上的起點之一,也必將是廈門文化史上一個永久的里程碑?!?/p>
而詩歌節選擇鼓浪嶼也是有其淵源的。眾所周知,鼓浪嶼擁有“萬國建筑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海上花園”的美譽,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會于此,造就了鼓浪嶼多元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著名詩人舒婷正是在鼓浪嶼出生、成長,并在這里寫下了《致橡樹》。美麗的鼓浪嶼屬于詩歌,“詩歌之花”將在這里完美釋放。
現場的國內外詩人紛紛表示,舉辦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意義深遠,美麗的鼓浪嶼是詩歌的最好意象,給予詩歌靈感,同時它為東西方的詩人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交流平臺,讓現代詩歌得到更好地宣揚,成為人們心靈的寄托與抒發。
在接下來的三天內,詩歌節還將舉辦“個人化寫作與外來文化影響”、“一首詩的誕生”、“詩與歌的寫作時代”、“廈門80后詩歌圖景”等論壇講座,以及“百年鼓浪嶼精英頌”、“詩歌本色朗誦”、“詩與歌的和鳴”跨界音樂會等活動。同時,詩人們還將到海滄、同安、曾厝垵開展尋詩之旅,讓廈門的景成為詩人們筆下的字,成就詩意鷺島。
《百年鼓浪嶼精英頌》 致敬鼓浪嶼精英人物
鼓浪嶼是“鋼琴之島”,也是“詩歌之島”,島嶼上居住著著名音樂家,居住著著名詩人,居住著一群熱愛美和追求高尚的人們。
一百多年來,鼓浪嶼見證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留下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蹣跚背影。多少杰出的歷史人物在這里誕生,或者來此駐足,他們匯聚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并最終成為這個島嶼的驕傲和標簽?!豆睦藥Z百年精英頌》正是試圖以詩歌的榮光歌頌他們、再現他們、鐫刻他們!
在開幕式上,《鼓浪嶼百年精英頌》從眾多精英人物中采擷出十五位,他們有傳教士、學者、僧人、巨富、醫生、作家、鋼琴家、科學家、革命家、慈善家和公益人士等。詩歌采用組詩形式,十五組精英人物,十五個篇章,再加上序曲和尾聲,合計十七首。在這次詩演出中,詩歌朗誦、影像集成、情境舞蹈,結合作曲、音效、燈光和舞美形式,是一次詩為主體的綜合演出。
據了解,《鼓浪嶼百年精英頌》由廈門著名學者陳仲義教授創意提出,由廈門本土詩人海中央擔綱創作,由鼓浪嶼菽莊吟社朗誦家宋家卿等近三十人合力演出。
悠悠詩音從鼓浪嶼音樂廳裊裊而出,縈繞在鼓浪嶼之上,為廈門蒙上詩意色彩。這部詩演出是對這座美麗城市的獻禮和對鼓浪嶼“申遺”的助力。
打造文化品牌詩歌節助力鼓浪嶼“申遺”之路
日光巖、鋼琴博物館、萬近代建筑群、菽莊花園……用一步一景來形容鼓浪嶼絕不為過。據廈門鼓浪嶼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鼓浪嶼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20組共30座建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另已認定歷史風貌建筑共391棟,其中重點保護風貌建筑共117棟,一般保護風貌建筑共274棟。
2008年,鼓浪嶼啟動申遺工作。 2016年1月29日經國務院通過,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
鼓浪嶼不僅是廈門,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文化品牌,對鼓浪嶼的研究不僅對廈門這座城市具有意義,也對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有著重要價值。2016鳳凰?鼓浪嶼詩歌節的舉辦,是一次讓全世界認識鼓浪嶼的絕佳契機,也是鼓浪嶼文化底蘊升華的推手,將更好地助力鼓浪嶼“申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