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那一刻,我們與孩子們很親近 ---記汕頭作協文學走進潮南茆港同源小學
更新時間:2016-09-27 作者:謝海衡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我有幸隨汕頭市作協與《潮聲》雜志社來到潮南區隴田鎮茆港同源學校開展“文學進校園”活動,這不僅是一次有意義的文學活動,也是作協深入基層的一次社會實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結對子、種文化”正是此次活動的主題,人民文藝為人民,人民文藝本該回歸到人民基層去,回歸屬于它的創作沃土和源泉中,才得以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和社會責任感。
其實,在我走過的歲月中,學校留給我不少美好的回憶。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大學畢業后出來工作,我一直離不開學校,學校總給我一種親切感和蓬勃向上的朝氣。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閑暇時間;無論是休閑,還是運動;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我都會找時間到學校走一走,感受做學生的氛圍。我喜歡學校,但已經記不住有多少年沒再到過小學了。這一天,陽光明媚,天空如洗,白云似絮,參與者們輕裝上陣,心情甚是愉悅,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太多刻意和粉飾。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茆港的小學會是怎樣,會不會如詩人高鼎的《村居》中所描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在我腦海里鄉村的小學普遍都比較落后,當我們到了同源小學時,萬萬沒想到這里的校園環境卻讓我大吃一驚。剛踏進校門,我便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花園中,清風迎面徐徐而來,略帶著花香草香泥土香,它撫摸我的皮膚,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感到清新舒服,這簡直就是個大花園。小學雖然沒有太多豪華的基礎建設,但是配套和綠化非常好。放眼一望,綠色布滿了整個校區,建筑物干凈典雅,地上一點灰塵都沒有,單車停放得井然有序,一種輕松感油然而生,與喧囂的城市小學相比,這里少了幾分擁擠和吵鬧,卻多了幾分安靜與舒心,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像一所小學建設得如此規范。走道上和操場上沒見到學生的身影,只是不時聽到了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原來學生們都被班主任帶到了教室,正坐得整整齊齊等待我們到來。當看到我們時,孩子們都顯得很安靜,他們手里拿著本子和筆,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帶著微笑,有的疑惑地對我們打量了一番,一個個顯得那么單純可愛,我想他們肯定有很多作文上的問題要問吧。
活動開始了,作協的阿姨們先是結合了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講述了一些寫作的基礎,告訴孩子們日常應多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和身邊的事物,細心思考,平時應多認真做好總結,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不應該在自己的作文上憑空想像,凌駕于虛構創作上,如此便會造成作文的不真實性,也不會有深厚的真情實感去打動讀者。叔叔們則在阿姨們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寫作技巧方面地交流。比如平時要培養自己的創作愛好,日常中應多寫、多練筆、堅持寫日記,做到熟能生巧。除此之外,還講到寫作角度的把握性,對于同一個事物觀察與切入的角度不同,寫出來的作文感覺也是不一樣。作協的叔叔阿姨們細心的講解,使大部分孩子都認真地做著筆記,把他們的話一字字記下來。我因為要照顧會場的秩序,同時也要拍照,卻無意間捕捉到孩子們的可愛之處。有的農村孩子估計是怕生,羞答答地寫了幾句就把小腦袋往下一擱,不敢抬高頭,又似乎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孩子則不停地記錄,突然間跟不上節奏了,就不時地詢問旁邊的同學。看到孩子們如此認真,讓我情不自禁回憶起兒時讀書之場景。小時侯我們也認真過,每當有外校的老師來聽課,我們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到結束,都一動不動,生怕自己的一個小動作或是細微的聲音讓老師察覺到。是啊,小時候總是美好的,小時候是回不去的童年。腦海里,我們每個人不都隱藏著兒時美好的夢想嗎?無意間,我的相機捕捉到了一個畫面,女同學的本子上寫著, “今天,作協的叔叔阿姨來講課了,教我們如何寫好作文,要點是第一、二、三……” 當發現我用相機拍她的時候,女同學卻不好意思地拿本子把臉擋住了,這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
活動上,孩子們還精心準備了詩歌配樂朗誦節目。雖然都是小學生,可朗誦起來一點也不含糊,他們用自己稚嫩而又帶著天籟般的純真聲音、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以及專注的態度,博得了陣陣掌聲。當朗誦《媽媽,我想長大!》時,那是一種懷著多么期待和渴望的聲音。頓時我內心無比激動,想起和他們一般大的時候,是多么渴望自己快點長大成人,可以做好多好多事,可以接觸外面的世界,與更多人溝通,這或許就是成長的動力,總是懷著一顆積極成長的心去認識和探索世界。可孩子們并不知道,當他們朗誦時,我們和他們一樣也有著迫切的心情,也想回到童年,回到讀書時代,多補充點知識。是啊,對于我們來說,年華匆匆一撇,多少歲月已經輕描淡寫,任年華似水,似水年華,但卻很想告訴他們好好用心讀書,終究會長大的。作協的叔叔阿姨們見到孩子們如此積極表現,為之感動,于是也臨屏賦了詩并朗誦,與孩子們共同分享開心的時光。這一刻,我們與孩子們很親近,似乎忘記了年齡的界限,沒有煩惱,只有詩歌和笑聲,大世界小世界融合在一起,感覺真好。
中午時分,活動結束了。許多孩子都拿著紙和筆上來找叔叔阿姨們簽名,拿到簽名的孩子像是得到什么寶貝似的,開心地離開了,我也隨他們一起離開教室。在校園里,我看到了操場、籃球場、鮮花、荷葉、雕塑......我看到他們在跑道上的身影。由于孩子們基本是茆港村的,許多人都自己背著書包回家,也有不少父母來接送,手里撐著傘,噓寒問暖,讓人感到幸福。是的,孩子們是幸福的,在這么好的環境下,真心希望他們多學習一些知識,他們終將會長大的。此時,我想起之前所做的一首詩,送給這群可愛的孩子,希望他們珍惜幸福的時光,更加自強自立,學好知識,以后也把人民的文藝發揚光大。
《入冬路遇母親接送孩子讀書時的教誨》
一葉知秋盡,朝暝飲露寒。
臨行玄德語,豈可淚輕彈?
注:玄德,引自《道德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 不宰。是謂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