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評粵好 > 粵派批評

謝冕的名氣還能透支多久?

更新時間:2016-09-20

年代,我曾經是一個腦袋發熱,成天讀詩和談詩,把文學當飯吃的詩歌發燒友。一篇橫空出世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簡直就像茫茫黑夜里劃破夜空的雷電,讓我和我身邊那些同樣正在為詩歌發燒的文友們,牢牢記住了文章的作者謝冕這個名字。從此,我對謝冕的崇拜可說是五體投地,與日俱增。詩壇泰斗、北大著名教授,德高望重的謝冕先生如今早已是名滿天下,桃李遍神州,其眾多的高足,都已成為了國內響當當的學者。在我看來,此生雖不能直接聆聽謝冕先生的教誨,但多讀一讀謝冕先生的書,領略一下其弟子們書寫先生風范的文章,肯定也會讓我受益匪淺。然而,當我日前讀到孟繁華主編的《謝冕的意義》一書之后,那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只能用“匪夷所思”四個字來形容,我對謝冕先生的失望,更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書中的許多文章,可說就是一次赤裸裸的,對謝冕肉麻的集體吹捧。如:“睡就睡龍床、嫖就嫖娘娘”,“要學就進北京大學,要訪就訪謝冕先生”,“假如北大缺少了謝冕先生,這塊天空會喪失很多的東西”,“20世紀80年代,整個是謝冕的年代,先生就像一面朝氣蓬勃的大旗揮動在中國文壇上,一面青春和詩意的旗幟,像‘五四’精神一樣昂揚和令人振奮。多少文學愛好者從中國的各個角落里涌到這面大旗周圍。文學和詩歌的旗幟在北大高高飄揚,它的總旗手就是謝冕”。如此言過其實的贊譽,無異于就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蓄意改寫當代文學史。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80年代,北島、舒婷、顧城等詩人的“朦朧詩”之所以在讀者中不脛而走,風靡全國,作為朦朧詩的力挺者,謝冕在其詩學理論上,的確有開創之功,但孫紹振先生的《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和徐敬亞的《崛起的詩群》同樣功不可沒。直到今天,文學界在談論“朦朧詩”時,從來都是用“三個崛起”來概述那個激動人心的年代的。正是因為有了北島、舒婷等一大批敢于沖破思想的牢籠,美學風格獨具異彩的詩歌,以及謝冕、孫紹振,徐敬亞等諸多詩歌理論家奮勇當先,沖破重重阻隔的詩學理論,1980年代詩壇的天空,才是如此的耀眼和燦爛奪目。一個中國詩壇群星閃耀的美好年代,怎么就被說成了謝冕先生一個人的功勞,孤星獨自照亮整個天空的年代呢?在該書的“后記”中,孟繁華曲終奏雅地贊美道:“謝先生60余年的文學學術生涯,影響廣泛,飲譽海內外;他的人格魅力,即(既)卓爾不群又溫良恭儉讓,讓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深懷敬意深受感染。他是當代中國一個偉大的學者,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和藹的長者和親愛的朋友。‘謝冕的意義’,不僅在于他取得的學術成就和人格成就,與當下文壇和社會比較起來,他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得到彰顯。”短短一段猶如諛辭的話,居然就是如此的語病迭出,邏輯不通。在現代漢語中,“既”跟“又”等副詞呼應,表示兩種情況兼而有之。如:“既無學識,又好賣弄。”哪里有“即……又……”這樣的表達方式?至于“人格成就”這樣的說法,完全就是典型的病句。所謂成就,是指事業上取得的成績。人格與成就,可說是風馬牛不相及,根本就不能生拉活扯地捆綁在一起。如果說,熟悉謝冕的人都對其深懷敬意,深受其感染,尙嫌勉強的話,說不熟悉謝冕的人都對謝冕深懷敬意,深受感染,打死我也不會相信。請孟繁華不妨隨便到一個火車站或農貿集市做一個隨機抽樣調查,問一問那些南來北往的人,有幾個知道謝冕是做什么的?那些連謝冕究竟是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的人,他們對謝冕的敬意又從何而來?

為了徹底了解謝冕卓爾不群的學術水平究竟有多高,是不是一座當代文學史上真正令人景仰的文化高峰,筆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來仔細拜讀謝冕的有關學術著作。結果發現,謝冕除了《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至今仍讓我佩服之外,其余許多學術專著和論文都并無多少出彩之處。倘若真要說謝冕的“偉大”,我以為,謝冕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知道名氣的好處,并且不怕質疑的聲音,敢于到處去當主編。在當今的學術界,謝冕主編的書,大概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也許謝冕自己都無法說清,他這輩子究竟編了多少書。倘若以編書的字數來計算的話,謝冕或許稱得上是當今中國教授中的“編書大王”。至于這些書究竟是怎樣“編”出來的,恐怕只有謝冕和上帝才知道。僅筆者所知,謝冕先后擔任主編的大型文學叢書就有十卷本的《中國新詩總系》、《百年新詩》(人生卷、情愛卷、女性卷、鄉情卷等多卷本)、《百年百篇文學精選讀本》(短篇小說上中下卷、散文卷、詩歌卷等多卷本)、《十月典藏品》(紅、綠、紫、藍、青、黃、橙卷本)。謝冕甚至在一手主編《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文庫》的同時,又一手主編了一套《百年中國文學經典》。這種與時間賽跑,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的編書傳奇,不僅讓筆者想起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激蕩人心的口號。2014年,耄耋之年的謝冕先生,更是只爭朝夕地走上了一條編書的快車道,迅速主編出了一套八卷本,一百多萬字的“百年經典散文”。這套叢書,不僅裝幀精美,而且還閃亮登場了一個聯袂推薦的豪華給力團,為謝冕的新書搖旗吶喊。其中包括謝冕的得意門生一類學者,以及特級教師。但一讀這些被謝冕吹捧得天花亂墜的“經典散文”,筆者頓時眼都傻了。北京大學的教授,如雷貫耳的謝冕先生,居然就是如此的學術能力和文學鑒賞水平?在該叢書的“哲理美文”卷中,選入了一篇署名錢大昕的文章。在該文的賞析部分赫然寫道:“錢大昕(1922——),上海人,畫家。”再看文章的內容,筆者笑不出來了。謝冕在編書時玩“穿越”,也實在是太厲害了!該文的內容,完全是根據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1728——1804)《潛研堂文集》中的“弈喻”,從文言文翻譯過來的。連原文都不是的二手貨,居然從清代的故紙堆中翻了個身,穿越到了謝冕的“百年經典散文”中,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編書方法,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據此筆者可以斷定,謝冕在主編這套“百年經典散文”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認真仔細地審閱過這套八卷本的散文叢書。這套叢書在編輯過程中,必定是另有一批人在背后操刀,他們只是在那里透支謝冕的名氣,忽悠廣大的讀者,尤其是那些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掏腰包。以北京大學著名教授的資歷和多年的學術浸淫,謝冕應該不可能連清代的大學者錢大昕這個名字都不知道。那些才疏學淺,而又眼睛只盯著市場的操刀人,或許根本就不知道此錢大昕是清代的一個著名學者,于是才張冠李戴地將其認定為出生在當代的另一位名叫錢大昕的同名畫家。讓我感到悲哀的是,謝冕這種凌空蹈虛的學風,已經在無形中傳染給了他的弟子。倘若弟子們真正熱愛謝冕,就應該在推薦其恩師主編的這套咋咋呼呼的“百年經典散文”時,多用一下心,為謝冕把一把關,仔細看一看里面所選的文章究竟與經典靠不靠譜。這樣,謝冕也就不至于像那個穿著新衣的皇帝一樣,被那些操刀人所愚弄,鬧出這樣滑天下之大稽的學界笑話,使其主編的書,成為北大教授建造的“豆腐渣工程”。

浪得虛名的謝冕,治學之草率,由此可見一斑。在我看來,編書不是編草鞋,隨便薅兩把稻草,閉著眼睛都可以瞎編。謝冕在主編這套“百年經典散文”時,不但粗枝大葉,毛手毛腳,甚至還采用了暗度陳倉的方法,悄悄往里面大塞私貨,將自己在藝術上非常平庸的散文《永遠的校園》冒充經典收入其中。請教謝冕先生,世界上哪有這樣自己當主編,將自己的作品自封為“經典”,把讀者當傻子的游戲?該書在“佳作賞析”中寫道:“北京大學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學府,一直是廣大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地方。北大不僅學術水平、教學質量居于全國各大高校前列,而且風景優美,未名湖、博雅塔都是不錯的游覽景點。作者曾在北大求學,后又在校內任教,風風雨雨幾十年與北大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稱北大為‘永遠的校園’。文章有對學校歷史的回顧,有對人生命運的感嘆,更多的是抒發對北大的熱愛之情,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北大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魅力。這樣的學校,哪一位學子不想去那里讀書生活呢?”如此的賞析,簡直就像是當今某些私立學校在街頭散發的招生廣告,或者某旅游公司的旅游宣傳資料,根本就讓人感覺不到謝冕的文章究竟優美和經典在何處。就其寫作水平和文筆來看,《永遠的校園》與那些真正的散文經典可說是涇渭分明,高下立判。它與我們屢見不鮮的那些雞湯散文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高明之處。其中一些疙疙瘩瘩的句子,真不敢讓人相信是出自堂堂北大中文系教授之手。如(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車子在黑黝黝的校園里林叢中旋轉終于停住的時候,我認定那是一生中最神圣的一個夜晚”。此處“校園里”的“里”字,完全是多余的蛇足。連小學生都知道,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旋轉的只能是車輪,而絕不可能是汽車本身,如果說車子在黑黝黝的校園林叢中旋轉,我的理解,一定是發生了嚴重的車禍,使汽車翻車之后,滾了好多圈。謝冕文中的“車子”應該改為“車輪”。

“匆匆五個寒暑的學生生活,如今確實變得遙遠了,但師長們那些各具風采但又同樣嚴格的治學精神影響下的學業精進,那些由包括不同民族和不同國籍同學組成的存在著差異又充滿了友愛精神的班級集體,以及戰煙消失后渴望和平建設要求促使下向科學進軍的總體時代氛圍,給當日的校園鍍上一層光環。”此段文字,可說就是一段典型的繞口令,讀來令人支氣管炎都快要犯了。如果誰不知道什么叫“佶屈聱牙”,這樣的文字就叫做“佶屈聱牙”。“但……但……下”這樣的句式,可說是謝冕獨創的“聱牙體”。文中的兩個“但”字,純屬是虛詞使用不當。此處可改為“在師長們那些各具風采,又同樣嚴格的治學精神影響下的學業精進”。在漢語中,“氛圍”指的是周圍的氣氛和情調,“時代氛圍”,本身就包含了總體的意思,在前面加上“總體”二字,無異于在床上疊床,屋上架屋。

謝冕在《百年經典散文》總序中說:“所有的入選文字都是非常優秀的。可說是一次空前的集聚。這里所謂的‘空前’,不僅指的是作品的主題涉及社會人生浩瀚而深邃的領域,也不僅指的是它們在文體創新方面以及在文字的優美和藝術的精湛方面所達到的高度,而且指的是它們概括了人類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它所傳達的洞察世事的智慧,特別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人性的美以及人類的良知。”讀過謝冕《永遠的校園》和其中的一些魚目混珠之作,筆者對謝冕這樣的說法不禁大打折扣。請謝冕先生捫心自問,作為堂堂的叢書主編,您究竟認真閱讀過其中的多少篇文章?

已故的孫犁先生是我內心崇敬的一位作家,名利對于孫犁先生,只不過就像是過眼的煙云。對于那些無聊的吹捧,他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孫犁先生從來不以什么文壇泰斗和大師自居,在寫不出作品的時候,就大膽地承認“我的身體和精力,實在不行了”,“干枯的枝干上,實在是開不出什么像樣的花朵了”,“我從來不相信,朋友們對我說的,‘什么寶刀不老’呀,‘不減當年’呀,一類的話。我認為那是他們給我捧場”。晚年的孫犁,不再給別人的書寫序,不再為了人情去寫那種言不由衷的書評和表揚稿似的文學評論,他坦誠地表示自己看的作品太少。與孫犁先生相反是,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的謝冕先生,仍然相信自己就是一把永遠不老的寶刀,他堅信自己的名字就是中國文壇上的一塊金字招牌,放到哪里都會金光閃閃。只要被謝冕高度評價過的詩人,就會在一夜之間大放光芒,身價倍增。近年來,文壇的浮夸風就像錢塘江漲潮,一浪高過一浪。許多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學者,由于種種原因,都紛紛加入了一場又一場的吹牛拍馬大比賽。某些作家和詩人的迅速脫穎而出,得益的,正是車輪戰一樣,一輪又一輪的瘋狂吹捧。而謝冕對某些詩歌的評論,就像是為文壇熾烈的浮夸風,添了一把澆上汽油的干柴。只要認真讀一讀那些被狂捧的“別出機杼,蹊徑獨辟,創為宏偉之文化史詩”,“久違的當代古體詩佳構”,我們就可以知道,不吹豬,只吹牛的某些學者和文人,已經墮落到了怎樣的地步。他們將寫出“陳獨秀孫逸仙,國共合作。蔣中正毛澤東,兄弟并肩”,“張發奎精忠報祖國,‘鐵軍’橫掃侵略者”這樣打“地溝油”詩的詩人,狂炒成為了具有謫仙風骨的李太白的傳人。在如此大合唱中,謝冕已經徹底喪失了一個教授和詩歌評論家的底線。謝冕飆捧這樣的詩歌“是以五千年的歷史長卷為全視野的。×先生寫詩有一種阻擋不住的大氣勢。這取決于他的大胸襟”,“××以詩歌的形式重現了屈原和李白的神韻,也無意間突顯了詩人的自我形象”,是令人驚嘆的“中華正氣歌”。謝冕的評論,猶如胡言亂語,把腐朽當成了神奇。這至少可以說是謝冕學術生涯中的又一個巨大的笑話。謝冕夫子自道地說:“看相關材料知道,組詩的作者是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一個“事業有成”的文化商人,就讓謝冕在詩歌的鑒賞上瞬間找不到北,徹底迷失了方向,對其崇拜得五體投地,從而摧眉折腰地對其瘋狂地進行吹捧。真是應驗了此君的詩“我嘆世間心不古”。我不得不為從事文學教學幾十年,公然將魚目當做珍珠來歌頌的謝冕教授感到無比的震驚。歷史知識淺薄的這位詩作者,在詩中將“神農”誤認為是“神龍”;把“橘子洲”寫成了“桔子洲”;將一生與嶺南并無多少瓜葛,出生于四川省宜賓縣普安鄉的“國學大師”和“現代新儒學一代宗師”唐君毅先生,以及出生于云南昆明,畢業于臺灣東海大學,長年在美國從事學術研究的“現代新儒家學派”思想家杜維明先生也一并囊括進了其二六不著五的《嶺南歌》“花名冊”中。在詩中,作者連歷史人物和傳說中的人物都分不清,甚至把劉三姐這樣傳說中的人物,也當做嶺南的杰出人物和黃道婆一起來歌頌,如此糟蹋詩歌的詩歌,卻讓謝冕欣賞有加,視若至寶。稱作者是“一個真切的性情中人!”稱這樣的詩歌是“楚歌一曲動江河”。

我不知道,謝冕在為《楚歌》撰寫評論文章時,是否認真讀過。如果謝冕認真讀過,而又連詩中如此之多的拙劣描寫都分辨不出來,那么,我對謝冕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趣味,再次表示十分懷疑。如果謝冕已經看出了其詩歌低劣的品質,就更不應該為了人情,寫出如此忽悠讀者的肉麻吹捧文字。一個真正的學者,絕不應該是一個隨波逐流,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在學術界亂搗糨糊的人,他一定是把文字當做自己的生命一樣敬畏。

作為一個名不副實的詩歌理論家,謝冕的詩歌評論,常常是狹隘,甚至是偏激的。謝冕告訴記者說:我常常感慨,海子以后,沒有什么詩歌讓我們動心了。但在看似對詩壇如此悲觀的同時,謝冕卻始終都在樂此不疲地忙著主編各種詩歌選本。并且出爾反爾地當面吹一位女詩人的詩寫得好,夸獎其“你要像迎接文成公主一樣迎接我”是“多棒的詩!”“這就是好詩啊!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寫出這樣的詩來。”一面說海子以后就沒有什么詩歌讓自己心動,一面又被幾位女詩人的詩歌激動得情不自禁,贊不絕口。中國詩壇上的兩個謝冕,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恕我直言,謝冕的推崇,幾乎只能用矯情來形容。我不知道,女詩人的詩歌,何以會把年邁的謝冕先生激蕩得心潮澎湃,感動得一塌糊涂?謝冕忽而說:“我就是‘好詩主義’,只要有好詩,‘怎么寫’沒有關系。”忽而又說:“從海子去世到現在,我等了將近20年了”,“現在要找個朗誦會,找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你找不出來。你說有好詩,都藏到哪兒了?”看來,謝冕已經把詩歌當成了朗誦。照謝冕的標準,詩歌都應該搞成文藝晚會。但一九五八年中國的民歌運動,到處都有賽詩臺,社員們田間地頭都在忙著朗誦詩歌的年代,可說是殷鑒不遠。作為詩歌理論的“權威”,謝冕一味地追求詩歌的朗誦,勢必將許多不適合朗誦的好詩扼殺掉。詩歌不是表演,非得要像海子的詩歌那樣拿去到處開朗誦會。君不見,朗誦海子的詩歌,已經日益成為了一種時髦的煽情表演。日前,在一場由謝冕擔任詩歌獎顧問,由眾多詩壇名家集體助陣的“打造海子文化品牌”詩歌頒獎會上,朗誦海子的詩歌,已然成為了一場荒唐的表演秀。其中最令人心酸的一幕,就是讓海子的母親,一位白發蒼蒼,年近八旬的鄉下老太太,朗誦海子的詩歌《亞洲銅》。想想看吧,當海子的母親朗誦著自己兒子的詩歌“亞洲銅 亞洲銅 / 祖父死在這里 父親死在這里 我也會死在這里 /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時,她的心中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滋味?在謝冕們風光出場的朗誦會上,就連海子的堂妹也現場背誦了海子的詩歌。看到編排出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表演,謝冕的心中究竟有何感想?

事實上,海子詩歌的弊病,早已引起了眾多詩人和詩歌理論家們的高度警惕和擔憂。對于滿口大詞,因為寫詩,成天都在幻想成為一個王者的海子,有文學批評家指出:海子“是活生生地被自己的狂妄壓垮了”,“像海子這樣的詩人,在有上帝傳統的西方國家是難得一見的,而在中國這個信仰無神論的國家里卻大受歡迎,這是非常奇怪的。很多人都以為海子發出了對上帝的呼喚,但他們沒有看到,海子是一個對上帝思想誤讀最深的人,在我看來,海子對《圣經》其實是一無所知的,可他在中國迷惑了很多不讀《圣經》的人。”謝冕逢人就狂捧海子的詩歌,仿佛海子的詩歌真的已經成為了當代詩人們始終無法逾越的高峰。這種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的井蛙之見,只能說明謝冕的學術視野和審美趣味至今還停留在其狹小的一畝三分地上。

原載《文學自由談》2014年第4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 免费99视频 | 成人毛片网 | jizzjizzjizz孕妇 | 国产精品jizz视频 |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 久久久久久久久a免费 |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片 | 看日本黄色片 | 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69堂 | 国产高清视频 | 久久婷婷丁香 | 日本三级2020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热色视频 | 国产午夜剧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成人 | 日日cao | 久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 亚洲天堂首页 | 久久草在线精品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 日日夜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免 |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 97超级碰在线精品视频 | 欧美特黄三级成人 |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 | 91视频久久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深夜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级|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 欧美手机在线观看 | 在线视免费频观看韩国aaa | 青青成人福利国产在线视频 | 成人中文在线 | 欧美性久久久久 | jyzz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