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在豐順見到了一個久違的名字
更新時間:2016-09-20 作者:陳典松
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走進客都梅州基層采風
確實是個意外,我沒有想到,在粵東豐順,一次由廣東文學院組織的文學采風活動中,我竟然見到了一個久違的名字,這個人是我十六年前為廣州電臺撰寫《廣州故事》系列文稿中的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叫吳六奇,豐順的吳氏家廟就是為了紀念他的,他與廣州一個叫將軍塘的歷史地名有著密切的關系呢。翻出舊稿,重述于此,以紀念2016年9月初的豐順之行。
老百姓的子弟要當官,在古時候有兩條途徑,一是記子孫讀書,通過層層考試,考取功名獲得官位,另一種方式就是當兵打仗,立下戰功,獲得官位。
在廣州老城區,古代有六口著名的池塘,分別叫將軍塘、撻子塘、長塘、大塘、蓮塘和雅荷塘,這些池塘的舊址現已大多變成了居民區,池塘名則變成了相應的地名,但是有關這些名塘的歷史印跡則還可以在文獻史料爬梳出來。這里,講一講原來位于越秀山南麓的將軍塘的故事。相傳此塘之得名,與明末清初時期的廣州來自增城的一位著名大力將軍吳六奇有關。
吳六奇是增城仙村附近的雅瑤鄉人,年輕時,正是明末戰亂時期,他感到無所事事,最終淪為乞丐,流落在廣州街頭。那個時候,有一個叫蘇觀生的文人帶領明末的一幫遺老遺少在廣州奉明朝皇室唐王建立了一個南明小朝廷,并和南下的清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蘇觀生的幕僚中有一個叫查伊璜的名士,看到局勢日益對明軍不利,常常借酒澆愁,一個人獨飲獨醉。
吳六奇立軍功后曾受命駐扎饒平,潮州鳳凰山上的太平寺即為其修建,現在此處已成一風景旅游地。
有一年冬天的傍晚,伊查璜正自飲自醉,突然看到門口站著一個叫飲花子,穿著一身單衣,竟然沒有一點寒意,伊查璜感到很奇怪,再仔細看這人,只見透過他的單衣看到的是結實的身軀,伊查璜感到更是奇怪,覺得這個人不同尋常,于是借著酒意問:“門口的這位,你是什么人,從哪個地方來的?”
那人一聲不響,伊查璜更是好奇,他說:“在此喪亂之時,你不說也不要緊,既然來到門口,那就到這兒來喝杯酒吧。”
那人一聽,馬上來到伊查璜身邊,接過伊送過來的酒杯,一飲而下,伊查璜看到他喝酒的樣子,感到非常的驚奇。伊查璜讓人拿了個凳子過來,讓乞丐坐下,繼續問道:“你讀過書嗎?”
乞丐說:“正是因為讀了些書,才落到今天行乞的地步。”
伊查璜略一沉思,知道此人話中有話,不再往下問了,又倒了一杯酒給乞丐說:“來,飲酒,飲酒。”
?于是兩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來,沒想到,乞丐連喝數斗,卻一點醉意都沒有。伊查璜此時更覺得這個乞丐絕非一般人士,于是問道:“先生既是這等不同尋常之人,何不從軍報效國家?”
乞丐兩眼看著伊查璜說:“先生,你以為現在行嗎?你看看,清軍揮師南下,南明的這幾個王室卻各自自立為帝,互不相讓,有時還自相殺戮,能有希望嗎?我此時從軍,不是自找死路嗎?死不可怕,關鍵是要死的值得。”
伊查璜聽出了乞丐話中之音,也就沒有多講什么,喝完酒,將身上的棉衣解下送給乞丐穿上,乞丐也不說多謝,接過棉衣,一摸嘴唇,一溜煙地走了。
伊查璜看著他遠去的背景,一個人沉吟不語,良久才回到屋里。
不久,清軍攻下廣州,蘇觀生和唐王等人殉國,被人安葬于廣州流花湖畔,其墓后移至越秀公園內,伊查璜則在戰斗中幸免于難,他逃難到鄉下,在一鄉間寺中,看到一個巨大的鐵鐘,有數千斤重,用手推了推,一動不動,再從鐵鐘的裂縫中往里看,只見鐵鐘的下面壓了很多用竹籮筐裝的干糧,這在喪亂的年代,可是非常寶貴的發現,他請來幾個大力士,希望掀開鐵鐘,仍然是一動不動。于是伊查璜守在鐵鐘之旁,看看能不能另外找人揭開鐵鐘,說也奇怪,沒等多久,寺外來了一個乞丐,伊查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不是當年在廣州和自己一起飲過酒的乞丐吳六奇嗎?亂世別后又見,兩人的心中都是無比興奮,這吳六奇聽說伊查璜希望找人掀開鐵鐘,他走上前用力一舉,只見鐵鐘一下子被掀開,這一舉動,讓伊查璜感到震驚。
伊查璜與吳六奇重逢時已是清朝建立的時候,伊本人雖是明朝遺老,但他只是一個幕僚,所以清政府并沒有追查他,反而因他的文才被征召到朝廷修史書,這時,伊查璜又想起了吳六奇,于是給自己在清軍中當官的朋友寫了一封推薦信,讓吳六奇到軍中立功。吳六奇參軍后,果然屢立戰功,官至封疆大吏,成為一員名將。這個時候,伊查璜卻出事了,他在修史書時因與上司發生矛盾,受人陷害,被判了死罪,消息傳到吳六奇那里,吳六奇立即親自來到京城,花巨資請人勾通,冒死把伊查璜救了出來。
兩人同船回廣州,在船上,吳六奇說:“吳某昔日只是一個乞丐,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如果不是先生推薦,我不會有今天成功的日子,請先生先到寒舍小住一段時期如何?”
伊查璜欣然同意,在吳府居住了一段時間,吳六奇密秘派人送了一筆巨資到伊家,當伊查璜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一切都變了,想起自己與吳六奇的這段奇緣,感慨萬千。
這兩個人之間的故事在廣州的民間傳開,因為當年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有一口池塘,于是人們就將這口池塘稱之為將軍塘,主要是為了紀念吳六奇不忘舊恩之事。
廣州的故事,豐順的家廟,吳六奇這個名字讓豐順與廣州聯結著歷史的血脈。
陳典松,作家,歷史文化學者,科普學者。現為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廣州市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首屆英語班學員.現生活在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