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關于征集首屆“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 參評作品的通知
更新時間:2020-11-30
各地級以上市作協、省作協各分會:
為表彰優秀突出的非虛構文學作家和評論家,推動和繁榮當代中國非虛構文學創作,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參與創建的暨南大學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于2020年8月啟動、主辦“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目前,首屆“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正在征集參評作品?,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的評選工作,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遵循文藝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堅持非虛構寫作規律、正確的思想性、突出的文學藝術性的原則下,評選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非虛構文學作品和評論。
二、評選范圍
(一)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中國(包括港澳臺)和海外華人創作的非虛構文學的原創作品,包括紀實文學、報告文學、傳記、口述史等,以及相關理論研究作品。作品需公開發表或出版。
(二)多卷本作品,應在全部作品出版結束后方可參評。
(三)目前只對用漢語寫作、發表、出版或已經翻譯為漢語的作品進行評選。
三、評選標準
(一)堅持思想性和文學藝術性相統一的原則。所選作品應有利于社會文明建設、倡導愛國主義,有利于倡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文化發展的思想和精神。
(二)倡導積極向上的精神,深入當代中國偉大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反映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勤勞奮斗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作品堅持時代性、思想性、紀實性和文學性的統一。
(三)入選者應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潛質。
(四)鼓勵關注中國非虛構文學的理論評論作品。
四、推薦方式
請各地級以上市作協、省作協各分會各推薦五部以上作品,各參選作品提交原件5部(篇)和電子版,并填寫申報表,于2020年12月31日前報送暨南大學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601號暨南大學文學院辦公室。郵編:510632。聯系人:王伏玲。聯系方式:020-85220198。郵箱:zzwj2020@sina.com。
五、評獎要求
(一)由主辦單位聘請中國作家協會、暨南大學、莊士集團三方相關人士組成組織委員會,負責該獎的總體組織工作。
(二)由主辦單位聘請著名作家、評論家、編輯、學者及有關人士組成評獎委員會,負責該獎的具體評選工作。
(三)由主辦單位設立評獎辦公室,負責評獎的日常組織工作。
(四)為確保評獎的權威性與公正性,“莊重文中國非虛構文學獎”實行評委名單及其評語公開制度。評委會對每一位獲獎者分別作出簡短的評價,于評獎揭曉時公之于眾。經初評、終評,評選結果由主辦單位統一發布并舉行頒獎典禮。對獲獎者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每部(篇)作品獎金10萬元。
(五)杜絕行賄受賄等違法亂紀行為和人情請托等不正之風,一旦發現此種行為,有關評委或評獎工作人員的資格即被取消,有關參評者的參評資格也予取消。
(六)實行回避制度。評委會成員本人參評,或與參評者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如系參評者直系親屬等),應主動回避;或退出評委會,或退出參評。
廣東省作家協會
2020年11月30日